煙草在線據《新煙草》報道 在去年北京市煙草公司組織的一次通聯會上,一位身體硬朗、精神矍鑠的老先生展示了自己的書法作品,并將這幅作品贈送給了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參會領導,現場的人們被這一幕深深感動。這位多才多藝的老先生就是北京市房山區的卷煙零售商戶王杰。
王杰在店里習字
為了了解王杰的生活和生意,我們近日來到了老人的卷煙零售店。這是村里一間充滿文化氣息的小店,店門的木板上寫著王杰的詩作,字體龍飛鳳舞,瀟灑飄逸。店內墻上掛著首屆“揚州八怪杯”全國書畫大展賽王杰的獲獎作品,屋子一角的桌子上,擺放著筆墨紙硯,硯臺里的墨汁還沒有干。走進后院,雜貨旁放著幾支紅纓槍,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除了經營,王杰平日就在店內寫詩習字,在院內舞槍、練太極拳。
結緣太極拳
30多歲時,王杰患上了氣管炎,醫治效果一直不好。正當他想尋求偏方繼續治療時,有個朋友臨時有事,已經答應了的木匠活兒去不了,情急之下求王杰代替他去干木匠活兒,王杰覺得這是朋友的信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于是便沒有時間理會治病的事。
1985年,王杰在廠里踏踏實實地干起了木匠活兒。每日清晨上班途中,王杰都會路過廣安門附近的濱河公園,他被晨練太極的場面吸引住了,經常駐足觀看揣摩。一日,他終于鼓足勇氣,找到了教太極拳的白繼宗老師,此時的白老師雖然已是80多歲的高齡,但依然鶴發童顏、身姿輕盈。王杰看了很是羨慕,更堅定了他要學習太極拳的決心,他想通過學習太極拳調理呼吸,治病養生,白老師欣然應允了。
從此,每日清晨4點半,王杰準時從家出門,6點到達濱河公園。白老師總是先給他講解,練習15分鐘拳法后,王杰再急匆匆地趕到工廠去上班。經過3個月的練習,王杰完整地學會了這套太極拳,此后多年,他堅持不懈苦練這套拳法,細細研究揣摩其間的精髓。
太極拳不僅讓王杰的氣管炎癥狀減輕,還讓他結實了很多朋友。陳氏太極拳研究會開會曾邀請王杰參加,眾多熱愛太極拳的人都很贊賞王杰的毅力和精神,熱情地和他探討交流練拳的心得體會。
通過練拳,王杰還結識了一些北京煙草的職工和卷煙零售商戶,共同的愛好使他們一見如故。大家相約清晨一起練拳,互相切磋。零售商戶常愛玲也熱情參與,并拍下許多照片。王杰一時有感而發,賦詩一首:
十月香山大會間,清晨觀看大悲拳。
伸肢舒展輕如燕,動靜虛實方又圓。
連環步、氣丹田,威風凜凜女嬋娟。
矯健身姿全拍下,不忘高朋常愛玲。
寄情書法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有一段時間,王杰找不準運拳的力道,苦思不得其解,于是向白繼宗老師請教。白老師說:“寫書法只有氣息均勻,作品才能流暢飄逸,練拳也是同樣的道理,書理可以通拳理,你可以學習一下書法。”王杰豁然開朗,于是拜北京市房山區的書畫家卓成棟為師,開始學習書法。
“那個時候,孩子們都還小,家里負擔重,白天上班一天忙碌,晚上回到家,等孩子們都睡下了,我就開始舉毛筆5到10分鐘,并不寫字,只為練習腕部的力量。回憶起初練書法的日子,真是苦中有樂。”王杰深有感慨地說。
為了更好地學習書法,王杰申請了北京書畫大學的函授課程,一共17門功課,他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這一切努力都源于他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王杰希望通過書法表達自己的感受,讓更多來他店里購物的人了解、欣賞這門藝術。
現在,王杰在村里已經小有名氣,多次在書法比賽中獲獎,附近村里的書法愛好者閑暇時都愿意聚到王杰的店里交流切磋。誰家有事兒要辦,王杰總會幫忙寫幾幅字。
交談中,王杰思維清晰,語言流暢,像年輕人一樣。他平時很愛看書,床頭還放著幾本剛剛借來的書。看《康熙大帝》時,王杰頗有感悟,曾經寫道:
寬懷只需兩行字,安身數步一太極。
康熙此句吾有感,故戀行草太極拳。
如今,63歲的王杰和老伴、兒子兒媳還有小孫女住在一起,一大家子其樂融融。每天老伴和兒媳輪流看店,王杰便可專心練拳習字,悠閑愜意。有時,王杰也會教孫女練幾招拳,祖孫倆很是開心。
“您最想對年輕人說些什么?”我問道。王杰思考了一下,說:“小小煙店生意忙,自由快樂每一天。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忙、壓力大,一定要樂觀向上、鍛煉身體,可以練習太極拳,如果能堅持,效果非常好。另外就是與人為善,不要計較太多,對同事、家人、朋友要好,這樣才會開心。”這些話簡單樸實,卻蘊含著許多生活的真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