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話說零售戶王月蘭,自籌資金開辦卷煙店,從一個小商販,發(fā)展成為擁有一座三層半門面樓的超市老板。不少人問她,你生意這般紅火,有啥秘訣?王月蘭說:“煙草供貨方式轉(zhuǎn)變,給生意提供極大方便,我鐵了心,這輩子就做這買賣。”
各位,王月蘭說的一點不假。你要是不信,且聽慢慢道來。
80年代末,王月蘭出生地河南省夏邑縣城關(guān)鎮(zhèn),是人多地少,街坊鄰居靠土里刨食,一年又一年,食不果腹。此時,王月蘭已結(jié)婚生子,不甘心過貧窮生活,他就和愛人商量,在縣城開個卷煙門市部,掙錢養(yǎng)家,讓一家人吃飽穿暖。
王月蘭東拼西借,在縣城租了一間門店,成為卷煙零售戶。
那時候,零售戶進煙必須到縣煙草局。進一次貨就得排三次隊。排隊開票,排隊交錢,排隊取煙。每次進貨,王月蘭一臉的焦急和無奈。
大家都想早些進貨,排隊時相互埋怨、爭執(zhí)、毆打的每天都有。小偷乘虛而入,把零售戶剛進來的卷煙偷走的也屢見不鮮。
這些還不算,進煙路上被雨淋,造成損失,真讓本錢不多的王月蘭傷心至極。有一次,王月蘭好不容易“搶”到了十幾條煙,在回來的路上卻遇上了雷陣雨,渾身澆得她像跟落湯雞。顧不多那么多,王月蘭脫下外衣,把煙藏裹得嚴嚴實實,雨過之后,打開衣服一看傻了眼,卷煙全部被淋壞。
別小看只是幾百元的損失,對于當(dāng)時的王月蘭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字。王月蘭對賣煙有些猶豫。
一轉(zhuǎn)眼到了90年代后期,夏邑縣煙草公司建立了銷售網(wǎng)絡(luò),實行送煙上門。每隔幾天,送貨員送煙上門。這一招讓王月蘭高興了很長一陣子。她又樹立起賣煙的信心。
就在為這種送貨方式高興之時,王月蘭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送煙方式好是好,但效率太低。夏邑縣卷煙零售點多線長,送貨員根本顧不過來,很難按時送貨;一旦遇到陰雨天氣,就沒有了指望,影響生意。王月蘭又開始犯愁。
不久,王月蘭安裝了程控電話,縣煙草公司推行了電話訪銷,訪銷員定期打電話詢問,幫助制定進煙計劃。王月蘭賣煙的勁頭更大,信心更足。她如魚得水,瞅準時機,大批量進貨,恰逢卷煙漲價,王月蘭的煙店可謂財源滾滾,沒多長時間,王月蘭便是腰纏萬貫。
有了積蓄,王月蘭買地皮,建樓房,在縣城栗園路開辦陽光超市,甩開膀子大干一場,卷煙銷售量創(chuàng)下歷史記錄。
社會進步太快,還沒高興過來的王月蘭又趕上網(wǎng)上購煙。這一招更先進,電腦屏幕上,當(dāng)前供貨品牌、市場信息、優(yōu)惠政策、品牌推介、卡上余額等信息一覽無余。零售戶敲擊電腦鍵盤,就能按需求訂貨。
王月蘭成了首批網(wǎng)上購煙零售戶,體驗到了網(wǎng)絡(luò)訂貨的便捷,生意越做越好。
從王月蘭的賣煙經(jīng)歷中可以看到卷煙營銷模式的發(fā)展歷程。成熟、完善,完全適應(yīng)現(xiàn)代煙草流通的供貨方式,給零售戶帶來便利的同時,真實記錄了中國煙草三十年的發(fā)展軌跡,也必將引領(lǐng)中國煙草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