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07年,筆者懷孕以后,辭去樂器廠工作回家待產,經常在婆婆開的店里幫她打理生意。兒子出生后,因為哺乳期不能上班,婆婆就把開了11年的小店送給筆者,這樣可以一邊看店一邊照看孩子。
按照婆婆的思想,開店態度好了,顧客自然上門,盡管婆婆從不與顧客發生爭吵,服務態度也相當和善,后來同行的出現,顧客的流失,推翻了婆婆的理論。我接手小店以后,想法與婆婆不同:現在市場競爭很激烈,同樣的店鋪,同樣的商品,服務態度不再是決定顧客消費的主要因素。如何能牢牢HOLD住顧客,成了筆者的一塊心病。細細分析,其實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但會受到自己的消費習慣影響,還會受到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筆者決定改變婆婆的固有思想,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在交流溝通中迅速把握住顧客的需求,進行有效推薦。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牽制顧客的思想,HOLD住顧客的行為。
第一步,改觀店面環境。婆婆以前的卷煙柜臺不僅陳舊,還跟其他商品混合在一起,無論從形態上,還是陳列上都很雜亂,顧客上門進到自己想要的品牌沒有立馬走人,婆婆依然微笑相送。筆者接手以后,把卷煙柜臺從原來的地方搬到收銀臺旁邊,用獨立一節柜臺擺放卷煙,不僅增加了品種數量,更在陳列上下了一番功夫,凸顯卷煙的陳列,直接吸引顧客。有些顧客進門發現沒有自己要的卷煙,筆者會主動推薦其他品牌,短短一個月,發現自己一個小小的改觀,帶來的卻是驚喜的效益。
第二部,掌握顧客信息。筆者的小店距離一個上規模的油墨廠很近,為了拉近油墨廠工人的關系,筆者走出店鋪,對油墨廠的卷煙消費群體做了廣泛調研,每一位顧客的經濟收入、年齡層次、文化差異、消費習慣等都做了了解,然后根據這些信息進行卷煙備貨。現在哪些顧客抽抵擋卷煙,哪些顧客抽高檔卷煙,筆者都清清楚楚,這部分顧客經常抽的品牌出現斷貨,筆者用一些同等價位的新品卷煙進行推薦,很多顧客在筆者的推薦下會接受。確實有一些人不喜歡推薦的新品,筆者就把有限數量的那些品牌盡量留給他們,這樣所有顧客都可以照顧到,不至于讓顧客流失。
第三步,跟顧客打成一片。筆者發現對消費者了解得越深,就越有可能與顧客尋找到共同話題,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知曉他們的消費習慣和影響他們消費趨勢的因素,從而在品牌培育、新品推薦上做到更有針對性。小李喜歡足球,每次他進店我就跟他談起足球,他似乎找到了知音,推著煙霧跟我侃侃而談;老張喜歡下棋,筆者專門設了一個小棋盤桌,有時間老張就跑到筆者的店里下棋,在他的“慫恿”下,筆者也慢慢學會了走棋路,沒人的時候,他就會追著我跟他一起下棋,我倆成了棋友;老胡喜歡炒股,為了跟他有話題,我也學了炒股的基本理論,跟老胡談起炒股,也有話可說......。
其實平時努力學習這些知識,看起來對經營沒有什么作用,但只有深入了解他們的習慣以后,跟他們打成一片,不僅成了固定客源,還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新品卷煙的推薦上,也會有了“捷徑”,只要是筆者推薦的,他們都會欣然接受,提高銷量也就成必然了。
如今,小店在筆者的打理下,新客源逐步增多,流失的老客源慢慢回來,生意明顯好轉。婆婆也從開始的不以為然,到后來的大加贊賞。筆者總是喜歡跟婆婆開玩笑:筆者的改變真的HOLD住了顧客。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