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報道 北侖人王某,幾個月內分別冒充監獄領導、公安局長、派出所民警等身份,多次騙取他人財物。近日,北侖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兩年九個月。
以幫他人找工作為名,騙取好處費
去年底,王某在往返于舟山和北侖的客車上認識了經常坐車的林某,王某向對方介紹自己時,稱自己在舟山某公安局工作。隨后,林某還將王某介紹給同車的朋友梅某認識。王某和梅某互留了電話號碼。王某手機號末三位是110,他告訴梅某他們局里的領導手機號末三位都是110。他還給梅某看了自己的腰帶,上頭赫然印有國徽標記。
今年初,梅某談到自己兒子畢業,學歷不高,想要謀份好工作,王某便十分熱心地表示自己可以效勞,只是需要一些打點經費。梅某毫不猶豫地掏錢、買酒給王某。殊不知,她給的錢和酒,都進了王某自己的口袋。
兩個月時間里,王某多次跟梅某聯系,隨時告知其幫找工作的新進展,還讓對方提供個人簡歷、身份信息等資料,梅某對此深信不疑。
王某說,自己本想通過其他渠道給對方找份工作、以免穿幫,不料實在找不到。在反復索要錢物后,梅某感到了不對勁。在王某第五次約對方見面后,梅某報了警,王某被當場抓獲。
“慣犯”以同樣方式蒙過多人
就在去年下半年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王某還用同樣的方法騙了另外兩位“朋友”。去年8月至9月,王某以幫助朱某的兒子辦理取保候審為名,騙取一萬余元及冬蟲夏草、黃鶴樓等名貴香煙。就在王某被拘捕后,朱某才確信自己上當受騙了,因為她和王某相識在三年前自己姐夫的葬禮上。當時自己還并沒有事情需要麻煩王某,王某便已自稱在監獄工作,留下的也是尾號110的手機號碼。直到去年,朱某的兒子打傷了人,想找王某幫忙。王某稱自己其實是監獄領導,可以幫她辦理取保候審。在說到看守所的領導、自己的辦案經歷時,王某滔滔不絕,朱某以為自己遇到了“救星”。
去年10月,王某認識了石某,而石某,是他正在談戀愛的對象的親弟弟。王某向他們“展示”過自己的警用腰帶等,說要介紹石某給公安局領導開車。石某給了他一些錢物后,王某卻消失了。
已是“三進宮”的王某在庭審時全部認罪。經北侖檢察院公訴,北侖法院以犯招搖撞騙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兩年九個月,并責令其繼續退賠違法所得,返還被害人。
行騙對象都是“熟人”
法官在審理過程中發現,王某行騙的對象大多是有過聯系的“熟人”,有的甚至已經認識兩三年,王某在平時生活中,常常刻意塑造自己“成功人士”的形象。借此機會,法官也為廣大讀者總結極易令人輕信上當受騙的細節,防“騙”于未然。
首先從服裝上看,王某給多名被害人留下了“文氣”、“文質彬彬”的印象,還花錢購買了警用腰帶、手銬等輔助工具。法官提醒,此類物品市民可能難辨真假,但真正的公務人員一般不會將這些物品頻繁示人,也不會總是隨身攜帶。
其次從聯系方式看,王某擁有多個尾號為110的手機號,以此證明自己是公安局領導。事實上,大部分人成為公務人員后,也不會更換原有號碼,僅憑手機尾號來判定身份,實在不靠譜。
最后從業經歷看,王某為了行騙,也算是做足了準備工作。但在如今這個政務公開的年代,公務人員姓名等資料都可以在相應門戶網站上查詢到。受害人隨意相信王某的謊話,的確不夠慎重。法官提醒各位讀者,務必擦亮雙眼,不要輕信權力,哪怕是遇到真正的領導,用“打點”的手段從事權錢交易,也是法理不容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