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唐守仁,吳橋縣林莊村農民,也是村西盛唐副食的店老板。店是自家靠道的偏房,十平米的店面,磚土壘的柜臺,后邊是岌岌可危的貨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到電鍋電壺,小到針頭線腦,只要你想得到,沒有他備不到。林莊村不大,小鋪卻不少,前村后村,加起來有四家。但論生意紅火,就屬唐守仁的店。人們都說,這小伙子實在熱情,貨美價廉,繞遠也愿意去。看到小店里熱熱鬧鬧,唐守仁喜上眉梢,他說,過段時間攢點錢,想著把店面裝修一下,換換貨架,添個冰箱,說起這的時候,他的眼里充滿了幸福。
為了生活,兩口子收過破爛
“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是唐守仁的小家建立之初的真實寫照。說起那時的困窘,唐守仁記憶猶新,他說:“那時,我就僅有三畝多薄地的收入,除去投入、交公糧外,剩下的連喝稀粥都不夠,更甭說買菜添衣服了。”后來,在岳母的支援下,唐守仁買了一輛腳蹬三輪車,從此兩口子開始了沿街串巷收廢品的生涯。滿載的時候,他在前面奮力蹬,妻子在后面用力推。上了一個坡,倆人都是汗流滿面,后背濕透。
新家成了垃圾場,小閨女沒人照看,經常滾在垃圾里,臟成泥猴。收完破爛后,兩口子還要進行分揀、整理,然后分批送到離家10里地外的大廢品站去。一天下來,渾身酸痛。但就這樣,兩口子沒一個人喊累,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在收的廢品中,有不少舊書報,唐守仁忙里偷閑,喜歡蹲在地上看一會兒,遇到有趣的文章,還念給媳婦聽。他跟媳婦說,知識就是金錢,咱們那時家里窮,不能供應咱上學,但不能因為這個就不學了。生活處處是知識,要做個明白人,物質上可以貧賤,精神上要富有。
幸福小店,晨曦里悠然起航
在唐守仁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家庭生活明顯好轉。05年,他們開起了小商店,取名“盛唐副食”。在這七八年里,他還是遵循著吃苦受累沒壞處的作風,無論天氣多壞,都堅持騎上三輪摩托車,去縣城進新貨。夏天銷售啤酒,只有他一家直接送上門,捎帶把空啤酒瓶帶回店里,省了顧客的事。遇到腿腳不便的老人,他也是一個電話,無論清早深夜,送貨上門。
說起誠信經營,盛唐商店的顧客無不挑起拇指,說這店主可是仁義。在小店里,你絕對找不到一件臨近保質期的商品,因為它們早已經被唐守仁或退回或自己消化,“處理”掉了。遇到村里人婚喪嫁娶辦大事訂煙訂酒,他從來沒耽誤過顧客的事,早早就跟煙草公司和批發商聯系好。有一次,顧客臨時加購幾條煙,他平價來平價走,不掙錢也沒有讓顧客失望。
在村里,唐守仁算個文化人。他會吹口琴,擂大鼓,象棋軍旗跳棋樣樣精通。夏天夜長,他在店前安上兩盞燈,擺上了三張桌子,方便大家在上邊下象棋,侃大山,他還會即興給大家吹奏一曲,大家都說,盛唐商店就是個“人市”。聚集起的人氣,為他的小店帶來了紅火的生意,唐守仁待客熱情、服務周到、謙虛真誠的為人處世風格,也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和認可。
感悟幸福,經營寫作比翼飛
唐守仁喜歡讀書,常常看書到深夜。后來,一位文聯的朋友跟他交談,鼓勵他試著寫作。這樣,一個個半夜深更,數不清多少次了,妻子給他沖上一碗香濃、溫潤的豆奶,輕輕地端到他的書桌上,柔柔地勸說:“別寫了,怪累的。”而唐守仁每回都不舍得放下手中的筆,說我不累,比起那些整天無精打采、無所事事還喊累得人來說,咱是幸福的。作品的陸續發表,使唐守仁更加深深地迷上了寫作。他拿著一份剛剛發表的作品,笑得合不攏嘴,說咱一個零售人,沒有高大寬敞的房屋,穿不上名牌的衣裳,但不代表自己不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種氣氛,它是蒸蒸向上的,這要用心來感受。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