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經營百貨生意,每天接觸到的多是些固定人群,久而久之相互間就逐漸地熟識起來,來往之間也沒有了那么多的客套,說話也就習慣性的隨意了。
那天挺忙的,好不容易有個空隙可以歇息一下。剛坐定門口就走進一位男子,我只好起身招呼:“你好,要點什么嗎?”男子在聽到我說的話后眉頭一蹙,沒有吱聲。見客人沒有說話,我又微笑著追問了一聲:“請問要點什么嗎?”這時男子注視著我緩緩開了口:“你剛才說的是什么?”聲音聽起來頗為不快,我被問得一愣。“你說要點什么,我可不是要飯的啊。”我這才恍然大悟,急忙連身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那個意思,是我說錯了。請問,要買點什么嗎?”男子這才說出自己要購買的東西,臨走前還對我說:“像你這樣說話,有的人來了一次就不會來第二次了,人家是來買東西的而不是來要東西的。”
“要點什么嗎?”,其實這句話說出來是很自然的,也沒有其他的深意。但少說一個字就多給了別人理解的空間,其衍生的含義和本意就相差甚遠了。
不僅如此,在日常經營中我還發覺,對物品的報價也會引起不必要的不滿。比如這些數字“36”、“39”、“250”,“36”、“39”這兩個數字對于本地風俗來說是忌諱數字組合,一般逢到這些數字我們都要主動地避開,不然就會引發顧客的牢騷。而“250”說出來就是二百五,我想,這在大部分地區都是“犯忌”的。有些時候我不得不直接說“2、5、0”,遇上有話要說的顧客只能禮讓一元或兩元。
我想大部分店主都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售價帶上“1”的物品幾乎都被抹零。特別是香煙這塊,利潤空間小,很多時候只能忍痛割舍,畢竟留住顧客才是上策。
我有一種針對香煙的報價方法,大部分顧客都不會砍價。像售價21元/包的玉溪,但凡來店的顧客都會這樣說“給我拿包玉溪”,而我店里正好有26元/包的玉溪,于是我會反問一句:是21元一包的還是26元一包的?這樣顧客就很少再砍價。
開門迎客,自然要創收效益,多方面注意與摸索才能利潤最大化。同行們,我說的對嗎?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