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北京商報》報道 在南方發展得風生水起的便利店,在北京地區卻好似剛剛起步。很多消費者去過上海、廣州等地的便利店后都“念念不忘”,不僅僅因為南方地區的便利店擁有大量特殊商品,其店鋪擺設、經營理念等也相對超前,讓消費者在體驗購物樂趣的同時又最大限度地吸引回頭客。這種對比讓本應在北京大展拳腳的便利店業態面臨一絲尷尬。
差距1
門店陳設不洋氣
去過南方便利店的消費者普遍認為當地便利店布置得很“洋氣”、很溫馨。相對而言,北方的便利店則相對陳舊,布局和陳設顯得較為“粗獷”。
消費者李女士表示,南方的便利店照明非常好,光線舒適不刺眼,貨架上的陳列也很整齊,看起來規格高出一般便利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超市,大多便利店都因地制宜進行裝修和門店布置。在不少便利店的玻璃墻上,都貼著色彩鮮艷醒目的便民服務項目導向標志,圖文并茂,給人一種親近感。而北方的便利店在布置上比較生硬,沒有南方便利店的親切感,并不像便利店,更像縮小版的超市。
某連鎖便利店高管介紹,便利店行業進入南方市場相對較早,南方市場對便利店的需求較大,由于連鎖便利店品牌較多,飽和度較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單純依靠商品很難脫穎而出。北方的便利店一般都不太注重店鋪的包裝,更傾向商品結構的調整,忽略了顧客的“感官效應”。往往“感官效應”是便利店的盈利點之一,同時這也是提高消費者認知度的重要指標。
差距2
經營范圍相對較小
記者走訪了京客隆、物美、好鄰居等連鎖便利店發現,這些便利店在貨品選擇上與超市雷同,并沒有必需品、急需品齊全的優勢。幾家便利店內都是水、飲料、面包、方便面等物品占據顯要位置,再加上些酒類、衛生紙等物品,幾乎是超市的縮小版,而在物品種類和價格上沒有超市有優勢。北京的便利店體現的往往還是超市的經營范圍,缺少便利性。
南方便利店經營范圍廣泛,尤其是我國香港地區。在香港,居民不僅到社區便利店購物,連速遞、存取款、發傳真、交納公用事業費(水、電、煤氣)、訂車票和飛機票等便民服務,也幾乎都在居住地點附近的便利店完成。這種“香港模式”的社區連鎖便利店,南方部分城市也有。
上述便利店高管表示,南方的便利店,每家都根據不同的銷售對象來制定不同的銷售方案。生活小區里的便利店則會有蚊帳、雞蛋等生鮮類食品售賣;寫字樓下面的便利店除了方便面品種多外還會制作午餐盒飯;學校周圍的便利店會有動漫周邊產品和文具。雖然大品牌便利店會有統一的進貨、配送,而南方地區便利店模式對市場的適應有著獨有的靈活性。
據了解,廣東地區的小麥客便利店現在還有免費WiFi,不久還將建免費的手機充電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差距3
連鎖規模不足
記者走訪時發現,北京市場的便利店品牌相對較少,除了京客隆、物美、7-11布局相對廣泛外,其他品牌便利店雖然有些也是連鎖企業,布局相對“散落”。在北京,7-11共有100余家門店,京客隆便利店共有130余家。
南方地區便利店除了有7-11、全家、OK等大型外資便利店進駐,近幾年,本土便利店品牌也在南方市場迅速崛起,連鎖規模更龐大,在南方市場撐起一片天。美宜佳、天福、小麥客等連鎖品牌便利店在南方地區較為知名。
據了解,美宜佳在廣東地區擁有店鋪數超過3500家,已經成為中國以特許加盟模式發展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天福便利店目前已在廣東地區發展了1600多家分店,創造了中國便利店創業史上的最快發展速度。僅在中國臺灣地區,7-11便利店就有4700多家。
某大型外資連鎖便利店負責人表示,北方地區便利店連鎖規模無法與南方抗衡。由于地域、生活習慣等因素,北方地區對便利店的需求并不高,而北方地區的便利店大多都是由夫妻店轉變而來,在經營方式和理念上均有所欠缺。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