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買棵大白菜,不顧商家勸阻硬扒去幾層白菜幫,盯著秤分文必爭,最后還要“順手牽羊”把白菜幫拿走的“小氣顧客”;
??? 讓店主拿出一堆打火機,不厭其煩地挨個打打、看看,比較哪個氣滿、哪個火旺,最后點著煙哈哈一笑說不用買了的“吃白食顧客”;
??? 一手拿著附近大商超的近期商品打折海報,一手拿著N天前買的還剩半瓶的果汁,聲稱買貴了,不依不饒地要求退貨的“難纏顧客”;
??? ……
??? 作為零售市場的“神經末梢”——中小零售商,不管是久經沙場的宿將,還是初涉商海的新兵,都對這些“另類顧客”感到頭痛,“想愛不容易,傷又傷不起”,有如同雞肋的感覺。
??? 是對峙還是妥協?是糾纏還是遠離?如何讓“氣人”的“雞肋顧客”為店鋪帶來不竭的“人氣”,或是把“氣人”的“雞肋顧客”轉化為店里的“人氣后備軍”?近日,筆者以顧客的身份走訪了山東巨野縣的零售市場,試圖通過“貨比三家”的購物體驗,跳出零售商的小圈子,進行換位思考。
??? 筆者借買紙皮核桃的機會,去了一家大型連鎖商場的干果專柜。因為臨近農歷“二月二”,當地人有買干果過節的習慣,商場干果專柜前客流量很大。大多數顧客只是做了簡單的價格對比后,便自己裝袋,然后讓營業員稱重貼價簽。只有兩位手拿自備購物袋的老太太,站在琳瑯滿目的各種干果前猶豫不決。其中一位拿起了幾粒葡萄干剛想放到嘴里嘗嘗,就被反應機敏的營業員以“商場內食物不許品嘗”為由制止了。另一位老太太則指著糖炒栗子數落道:“這么小的栗子,怎么還賣這么貴?”營業員一臉無奈地回答:“大娘,我們這里不講價。”兩位老太太雖然面有不悅但又無可奈何。當我在收銀臺付款時,又聽到她們在前面一個勁兒地抱怨商場“連一毛錢都收”……
??? 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并不陌生。如果不是在探討“雞肋顧客”的話題,或許筆者也會像以前一樣,一笑置之、不作深究。但想到不少零售商“為什么中小店鋪是‘雞肋顧客”‘重災區’”的困惑,我在商場里不經意的見聞中找尋到了答案,那就是:大型商場憑借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機制規范了“雞肋顧客”的行為,愛貪小便宜的“雞肋顧客”在商場沒有用武之地,只能“轉戰”不敢得罪“熟人”、大多忍讓求財的中小店鋪。
??? 是不是所有的中小店鋪都是“雞肋顧客”的“重災區”?零售商怎樣才能具備對“雞肋顧客”說“不”的能力和底氣?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走進了另外兩家干果店。
??? 位于瑞龍小區門口的干果店門面簡陋,店內貨物擺放雜亂無章,瓜子、花生、紅棗、核桃……全都用舊食品箱盛放,而且全都放在了地上。因為店家沒有給所售商品明碼標價,在報價時又支支吾吾,讓人生疑,所以顧客問價、講價是在所難免的。北方的初春,陰冷潮濕,店家把貨都放在了木箱里。為了確認干貨有沒有受潮,顧客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嘗一嘗。當筆者提著購買的半公斤紙皮核桃準備離去時,隨口問起店家生意好不好做,沒想到看起來不善言辭的他卻向我大倒苦水:“這行太難干了!干貨本來利就不大,顧客還要嘗來嘗去,秤高高的,還讓把零頭抹去。都是不遠的鄰居,俺還不能得罪他們,現在的顧客真是難纏!”
??? 筆者去的另外一家干果店位于實驗小學路上。這家店采取貴重干果店內陳列、普通干果店外陳列的方式,以方便顧客挑選。為防止干果變質損壞,所有干果都盛放在內覆保鮮膜的手編竹筐內,然后將竹筐整齊擺放在貨架上。價簽高高地插在筐沿上,遠遠望去,黃底紅字的“爆炸貼”一字排開尤為搶眼。店主是位中年婦女,衣著得體、舉止和善,聽說我要買紙皮核桃,便將我引至擺放紙皮核桃的竹筐前。筆者注意到,在每個竹筐旁邊,都擺放著一個白瓷盤,盤內放有相對應的試吃品,裝葡萄干、杏脯的盤子邊上備有無菌牙簽;用來品嘗的柿餅被切成了桔瓣形狀;用來品嘗的紙皮核桃外殼開裂,清晰地露出了里面豐滿的果肉……
??? 讓筆者頗感意外的是,盡管這家干果店老板擺出一番讓顧客品嘗的架勢和誠意,進店購物的顧客反倒不“嘗來嘗去”了。稱重時,老板總是大大咧咧地告訴顧客:“您給個整數就行了,一星半點的零頭俺就不收了。”見老板這樣大方,顧客當然是滿心愉悅地交錢。盡管店內顧客絡繹不絕,但店面整潔,地上沒有因顧客隨意品嘗而掉落的干果,也鮮能聽到討價還價的聲音。
??? 同樣是干果店,為什么瑞龍小區門口的店是“雞肋顧客”的“重災區”,而實驗小學路上的這家店卻是“目標顧客”的聚集地?
??? 一直以來,零售商都是以“同行間惡性競爭的惡果”、“都是同行慣出來的毛病”來解釋“雞肋顧客”的成因。其實,正如“破窗理論”所言: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在干凈優雅的場所,沒人會大聲喧嘩和隨地亂扔垃圾;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到了一家環境臟亂不堪的店,也難免會像其他顧客那樣東挑西揀、指責抱怨。所以,筆者認為,如果店里整天“雞肋顧客”不斷,商家也需要多反思。在一位普通顧客走進你的店內成為“雞肋顧客”的同時,也許你的店鋪在顧客眼里,也已經是“雞肋店鋪”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