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俗話說“商貴三通”。即通季節、通生產、通市情。這個通,也是與時俱進,跟著形勢走,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而改變經營策略。在這個市場環境、經營環境、消費環境、信息環境不斷變化的今天,一些新品牌、新理念、新潮流也不斷地推陳出新。作為我們零售客戶來講,誰能夠與時俱進,把握新脈博、抓住新潮流、提升服務新水平,誰就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零售終端脫穎而出,在市場站穩腳跟。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和服務需求,零售客戶,你準備好了嗎?
零售客戶:謝觀龍
觀點:會電腦,上QQ,發信息
如今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化多極傳播的時代,我們零售客戶如果還是守著“算盤、帳本、小柜臺”的“老三篇”,就很難做到與時俱進,把生意做大做活。我家的店處于鄉鎮,閑得時候閑得骨頭疼,忙的時候三頓飯都顧不上。開店的人都知道,空閑的時候是最無聊。
一天,表哥來到我店里閑逛,看我無聊說,我家里正好有一臺淘汰下來的電腦,沒事兒給你玩玩游戲,也能上上網開開眼界。那時,電腦在我的頭腦里還沒有概念,咱這小鎮上除了一家網吧外,幾乎沒有私人電腦。我就說,這東西是個高科技的玩意兒,咱怕玩不了。表哥鼓勵我說,這可是高科技的產物,以后普及的方向,有條件的話,還能上網看信息,開開眼界,最起碼地說,有些信息比其他渠道來得要快一些,作為生意人,時間就是金錢。
電腦到家里以后,我看著這東西,還真有點兒無從下手的感覺。于是,就來賣電腦書籍,慢慢地摸索起來。先是上網聊天,不僅學會了打字,還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零售同行。有了電腦,不僅使我大開眼界,而且商品信息也靈通了很多。2008年時,我開了個零售人的“QQ群”這個QQ群,還是我讀大學的女兒建議的呢。女兒告訴我,現在校園里都流行一種“同學群”,這是為了方便同學聯系,發布信息而建立的,很方便。像你們做生意的,不如也建立一個群,互通信息,應該很有用的。事實也真如我家女兒說的那樣,自從有了“零售人”這個群以后,我就成了“千里眼、順風耳”。有許多信息都是靠群里的同行互相發布信息得來的。
做生意,一方面做的是地區差,還有一方面就是信息的靈敏度,誰能把握先機,誰就能抓住市場的主動權。夏季是啤酒的旺銷季節,但有一些知名品牌的啤酒一方面貨源緊張,其次經過層層代理,利潤也比較低。今年6月初的一個晚上,在群里討論時,我就針對自己經營現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正好山東一位叫張權的老板正好在線,他是這個品牌啤酒的山東總代理,就對他說,從我這兒進貨吧,都是群友,咱給你最低價,現款現貨,我家里也有送貨車,還給你送貨上門。事隔兩天,在本街做生意同行羨慕的目光中,一大汽車啤酒運到了我的倉庫門口。大家都說,真神了,天天都在一起,也沒看到他出去跑業務,從哪弄來這么多的緊俏貨。聽了這些話,我是心里偷著樂,咱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零售客戶:徐傳高
觀點:沒事少應酬,多看新聞多上網
開店搞經營,難得一個清閑的時間。但有了空閑,我們許多零售客戶不是打牌賭錢就是找人喝酒應酬既傷身又失財,是個兩敗俱傷的事情,得不償失。我們零售客戶要想做到與時俱進,永立潮頭浪尖,就要把這些空閑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做一些有利于生意上的事情。許多人都這樣說,做生意也是在做政治。你不關心天下大事,不去捕捉新聞里的商機和不利因素,就很難做一個成功的生意人。
前一段時間,我在互聯網上看到了美國大豆減產的消息,加之有的食用油生產商欲提高食用油價格而未果的信息。我就想,一是美國因天氣干旱大豆減產,我們國家的大豆許多都是從這個國家進口的,大豆減產勢必會帶來原料的減少,作為食用油原料的大豆價格上升,食用油價格上升是遲早的事情。于是,我就千方百計的尋找貨源,聯系供應商,一口氣進了上千箱各個品類規格的食用油進了倉庫。當時,許多人都說我頭腦壞了,因為前一段時間處于一年中銷售最為蕭條的時期,一下子進這么多的貨,誰都不會這么做的。但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食用油的價格也是進一次貨漲一次,現在,雖然離中秋、國慶這個消費黃金期還有大半個月的時間,但食用油價格卻是“漲聲”一片,有的已經上漲了百分之十幾,你看看,如果要不是看電視、上網看新聞,你說這個商機肯定會溜走。現在,許多商家都在搶訂中秋、國慶期間銷售的食用油,而我家早已備足了庫存,與進俱進做生意,讓我收益匪淺。
許多同行到現在還很懷疑:為什么在銷售那么不景氣的時候,我還在大量地儲備食用油,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內部風聲了!我都笑著告訴他們,你們沒事看看新聞,上上互聯網,再動頭腦想一想,對做生意肯定有好處。到現在他們還半信半疑的。這就說明了信息對咱們經營的重要性,也是我們許多零售客戶思想保守,不善于接受新事物而帶來的結果。
開店經營要想與時俱進,吸收新營養,接受新事物,和現行的社會潮流接軌是主要因素,我們有許多零售同行,有的雖然開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店,但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方式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基礎上,難以與現在的社會現象相融合,固步自封,店鋪的經營方式還停留在很久以前的基礎上,這樣下去,當然也很難吸引那些年輕消費群體的目光了。我有一個表哥,在鄉下開個小店,每逢到中秋、國慶、春節時,在外面工作的、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在外讀大學的兒子也回鄉。兒子對他說,老爸,你買臺斯洛克吧,現在許多有點兒品位的年輕人都玩這個?他老爸說,什么“四落克”、“五落克”的,兩三千塊錢,要是沒人玩我到哪撈本兒去。今年暑假,他兒子攢下的稿費買了個斯洛克回來擺在店外,一個暑假下來,本兒全撈回來了。表哥對我說,你侄兒比我強,有經營頭腦。我說,你的頭腦還停留昨天,人家的頭腦不僅看到了今天,而且還看到了明天,做生意不與時俱進哪能行。
零售客戶:劉林強
觀點:多聽聽年青人的意見
這個時代,年青人是消費的主力軍。我們也看到,現在生意做得最紅火的,也是那些年青人開的店。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青年人思維活躍,善于吸收來自各方面的“營養”,尤其對新生事物接收的快。
我家的零售店處于靠近鄉鎮的主干道上,這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這個村莊也屬于鎮郊區了,平時,村子里的年輕人都到鎮上的工廠上班去,有些商品,人家下班回家順便就會帶回來,年青人的生意咱可做不上嘍。所以,我就把消費群體定位于村里年齡較大的消費群體。但這些群體經濟來源不廣,消費水平不僅低,而且能力也有限,這也使我的小店生意不死不活,叫我挺著急的。說實在的,咱們這兒年青人兜里都有錢,在工廠上班,哪個月都是兩三千的收入,消費水平、消費能力當然強了,如果要把他們的生意給做好,那可救活咱的小店了。但咱村子離街這么近,交通又方便,騎個電瓶車,十分八分鐘就跑到街上,誰上咱這兒來買東西?!
一天,煙草公司的客戶經理小羅走訪到我的店里來。他說,劉老板,你這個月的銷售量又下來了不少,按理說,你這兒處于鎮郊,村子里的年青人又都在家上班,沒有出去打工的,不管是銷售量還是銷售結構,都應該和鎮上差不多才是,怎么這樣的呢?我就說,羅經理,哪個有毛想做禿子的呢,我也著急呀,你看看……
于是,就一五一十地道出了心中的隱憂。羅經理說,我來替你“把把脈”吧,你聽不聽我的?我說,你要說的有理兒,我當然聽你的了。于是,在羅經理的指導下,我提高了卷煙的銷售結構,原來,我這里一般銷售的都是十塊以下的卷煙,現在,不僅有二十塊一包的、還有三十塊錢一包的,原來沒有柜臺擺放卷煙,現在也買了兩節柜臺專門擺放卷煙,后面的木頭貨柜,也換成了自選式的超市貨架,花錢不多,形象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現在,那些年青人從我店門口經過,我也不會坐在店內不聞不問,而是到店外熱情地和他們打個招呼:吃過了嗎?來,進店來坐坐,歇會兒再走……逢著上班不忙時,他們有的人還真的會坐下來聊幾句。許多人都說,老叔,現在你也賣這些煙啦,其實,我們平時自己都抽十幾塊錢的煙,年青人交際又廣,家里經常會來些同事、朋友什么的,都要買點兒好煙應酬人,你這兒不賣,我們買煙時也就順便把別的東西買回來了。你看看,現在你這兒也不比街上超市的差,無論衛生和形象都不錯,價格比他們還便宜點兒,以后,咱就到你這兒買東西了……
所以說,咱們開店做買賣的,不要“死腦筋”,一條道走到黑,要想把生意做好,要多聽聽年青人的意見,有時,雖然他們說話不中聽,但有的確實很在理,不聽他們的,你就很可能失去這個消費群體。
零售客戶:方玉國
觀點:要跟得上潮流趨勢
開店搞經營,在做生意的同時,也是在考量你的眼光和能力。有的人“胡打官司瞎告狀”做的是盲目跟風的買賣,結果是一敗涂地;有的人看準市場的風向標,在別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悄悄出手,結果是一鳴驚人,賺得盆滿缽滿。也就是說,開店經營不要墨守成規,而是要與時俱進,才能不被淘汰,永做市場的領頭雁。
有經驗的零售客戶都知道,每年的流行趨勢都不一樣,去年流行的大紅色款的服務,沒準兒到今年就無人問津了,今年可能就流行復古裝。所以說,一些有品位和眼光的服裝店老板,他們都在看一些國際大型的時裝新聞、時裝展覽和一些當紅明星的服飾,然后再分析其在色彩、款式等方面的共同因素,再快速進行貨源的采購,結果,不僅門庭若市,而且,還引領了一個城市的服飾潮流。如果沒有與時俱進的眼光,如果我們不去開拓眼界,如果還是一味地躺在去年的經驗上吃老本兒,你說能把生意給做好嗎?
就比如說卷煙經營吧,無煙不成店,賣煙最賺錢。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