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江蘇經濟報》報道 “本店即日起至正月初五歇業,正月初六開張,歡迎新老顧客光臨,祝顧客朋友們新春大吉!”正月初三下午4點剛過,南京市龍江地區的一家煙酒回收店里已經非常冷清,眼看沒有顧客上門,店主小王拉下鐵閘門,貼上“歇業通知”,自言自語道:“與其在店里耗著,不如給自己放假!”
煙酒回收店門庭冷落
往年這時候,像小王這樣的煙酒回收店,生意早就異常火爆。然而,今年的禮品回收市場好像被潑了一盆涼水。年初三早上,在龍江附近的一條幾百米長的街上,臨街六家煙酒禮品回收店竟有四家“鐵將軍”把門。
小王向記者訴苦說,今年轉手的煙酒每樣最多只能賺二三十元,比如香煙的回收價格普遍比往年低20元-30元,高檔酒跌價更厲害,五糧液52度透明瓶的回收價格為450元/瓶,而去年這個時候是600元/瓶。
看著日漸冷清的生意,江寧區東山鎮一家煙酒店老板王先生不得不轉戰網絡尋找商機,“西祠、58同城上統統都要發帖,這樣也許能拉到幾單生意”。
預付費購物卡:“黃牛”倒賣忙
“要購物卡嗎?價錢好商量。”新春之際,記者剛走進南京新街口某大型商場,就有兩個販卡的“黃牛”圍上來。“96折怎么樣,1萬塊省400塊呢。”兩人輪番向記者兜售手中的購物卡。
有“黃牛”告訴記者,以南京某大型超市購物卡為例,9.5折買,9.7折賣,每筆交易賺兩個點,春節期間是年貨消費旺季,最差的“黃牛”每天也有數百元的凈利潤,而那些老“黃牛”每天至少有數千元的進賬。
與“黃牛”的火爆生意相比,某大型商場客戶服務中心購物卡銷售專柜卻少人問津。記者以購買1萬元的購物卡為由,問工作人員需要辦理什么手續,工作人員表示,需提供個人身份證才能購買。
去年11月,《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和《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施。其中規定,不記名購物卡面值不超過1000元,記名購物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因此,為逃避實名監管,一些人更愿意通過“黃牛”渠道買購物卡。“不可能賣完東西,我還問你貴姓,錢貨兩清后,哪怕是碰了面也不認識。”記者在網上聯系到某常年倒賣購物卡的“黃牛”,他明確表示,“實名制管理和我也沾不上邊,我們做回收生意的從不問對方身份,不問禮品來源,這是行規”。
缺位的法律亟待完善
無論是煙酒回收實體店老板忙不迭地轉戰網絡,還是“黃牛”們費盡口舌地推銷各種預付費購物卡,都可以看出,作為一個并不被大眾廣泛了解的“灰色產業”,禮品回收行業始終游走在法律監管的邊緣。
以煙草回收為例,法律界人士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取得煙草專賣零售權的企業或個人,應當在當地的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并接受煙草專賣許可證發證機關的監督管理。因而從個人手中收購煙酒轉賣,本身就是違法行為。但目前,對于禮品回收行業,我國尚未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而在工商部門,“禮品回收”也不能作為一個單獨的經營類別進行注冊,因此,對于禮品回收行業的法律規范亟待完善。
“目前來看,有的小商家為了推銷預付卡,采用各種方法來鉆監管的空子。比如,如果預付卡購買者不愿實名登記購買,商家就會變更預付卡的出售時間,直到對應的預付卡消費完畢,再根據消費明細入賬,整個賬目就不會出現預付卡的信息。”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王慧認為,從購物卡源頭上完善財務監管很有必要,這對不規范的回收市場來說,將產生制約作用。
?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