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日,在轄區市場入戶核查過程中,筆者發現一家煙酒店的門前,貼著一張告示:“此店關門,出租轉讓”,并留下了一個聯系電話。
這家商店地處縣城繁華路段,已有10年“店齡”,裝修檔次高,月進貨千量以上,是名副其實的經營大戶,也稱得上一家“老字輩”煙酒店。店老板是一位中年男子,聽說經營有方,卷煙銷量不錯。
在同一市場環境下,面對同樣的經營“風險”,為何別人的店面一如既往,生意紅紅火火,而這家十年老店經營慘淡,“敗走麥城”呢? 實在令人費解。作為一條異常信息,欲探知其中原因,筆者撥通了該店留下的一個聯系電話。
一句真誠問候,似乎拉近了與對方溝通的距離。再經過一番詢問,這位店主最終打開了“話匣子”,說出了心里話,道出了店面關門的真正緣由。在電話那頭,他這樣答復我:這些年,經營煙酒的收入主要靠縣上十幾家機關單位采購。因而在經營中,自己和家人看過孩子都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對單位來客,視為大財神,笑臉相迎,送貨上門,欠賬多少都行,所賣的煙酒絕對保證質量,沒有一點問題。但對于一般小顧客,服務態度就不那么好了,不欠一分錢,不送貨上門,有時還暗地賣假煙假酒,你們煙草局處罰過好幾次。雖然自己知道這樣做生意不對,不會長久,但一想到給單位供貨能賺大錢,發大財,就利令智昏了。結果去年底,政府單位壓縮費用開支,“老買主”越來越少,一般客戶更少,有的寧愿到遠處商店買煙酒,也不愿到我的店來,原因自己心知肚明,僅僅半年時間,生意就不行了,煙酒庫存量大,占用資金多,有時都交不起房租。前段時間,思前想后,還是關門為好,不然損失就大了。
店主一席話,令筆者沉思良久,感嘆萬分。由此得出一個道理:做生意和做人一樣,第一,要講誠信,守法經營,莫干違法事;第二,貨賣大家,顧客都是上帝。在經營中,對每一位消費者都要一視同仁,服務周到,不能“看人戴帽”,厚此薄彼。俗話說:“店門一開,笑臉常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第三,不怕犯錯誤,單怕知錯不改,。在日常經營中,作為零售戶,不論大小,都要服從專賣管理,知錯就改,切莫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只有這樣,才能牢固樹立店面信譽,拉住老顧客,招攬新顧客,一步一步把生意“蛋糕”做大做強,不至于像這位零售戶不懂經營之道,結果“西瓜、芝麻皆丟失”,實在令人嘆息惋惜。
但愿筆者提供的這個真實案例,能成為廣大卷煙零售戶相互學習、引以為戒的反面教材。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