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電子煙公眾號報道 “電子煙產生甲醛,比普通煙的危害要高10倍”的說法被全世界很多媒體報道轉載和大量引用,這個說法引發了大量電子煙消費者的恐懼心理。據了解,這個說法源自今年1月份英國醫學雜志《NEJM》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和日本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團隊的研究報告。
但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顛覆了以前的觀點,這項調查在仔細分析了英國醫學雜志《NEJM》報告后,得出了一個不同的結論:“當吸煙者在極端的情況下使用高電壓、大功率電子煙,確實能產生一定水平的醛——但這種極端情況幾乎不會發生。”
Addication(研究機構)的研究,由心臟病專家康斯坦丁博士帶領,發現電子煙有可能產生醛,但只有在所謂俗稱為”干抽“的條件下。心臟病專家康斯坦丁博士用口語解釋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以前的意見,電子煙是可能產生一定水平的醛,然而,這是在干抽條件觀察到的情況。在現實中,電子煙的電壓和功率很少被提高到研究中提到的水平,因為這種煙味很難聞。即使使用大功率電子煙,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甲醛排放量也遠低于卷煙。”
教授彼得·哈耶克,是巴茨煙草依賴性調查單位主席、英國醫學牙科倫敦學校主席,認為Addication(研究機構)的研究明確了研究環境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盲目下結論和誤導公眾。教授彼得·哈耶克說道:“用戶在正常條件下使用電子煙,不會達到甲醛危險水平。”他又說,“這次研究的澄清想要證明的是,電子煙比吸卷煙更安全,至少安全95%。”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