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廣西新聞網報道 號稱“南寧史上最嚴控煙令”的《南寧市控制吸煙規定》2014年7月1日正式實施,目前規定執行將滿一年,控煙效果有喜有憂。近日來,記者接連走進廣西南寧公園景區、醫院、車站等多個公共場所,再次深入調查南寧控煙的執行情況。
吸煙之況
景區公園 設施完善仍有游客想抽就抽
6月12日下午,記者來到青秀山風景區看到,正在長廊內休息的4名男性游客,剛坐下便相互遞起了煙。記者注意到,原本與這幾名煙民并排而坐的游客,此時都起身離開坐到了離他們較遠的另一邊。在約5分鐘“吞云吐霧”的過程中,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將煙灰彈到了地上,離開時更是直接將煙頭扔在地上踩滅。
那么,景區內是否設立有公共吸煙區域呢?記者在距離這幾名煙民吸煙處約15米的廁所旁,發現了一個景區指定吸煙點,標志牌上寫有明顯的“游客吸煙點”字樣。而不少這樣的吸煙點都設有座位,空間較開闊,周圍景色也不錯。公園一管理人員說:“每個吸煙點我們都會配上裝煙灰、煙頭的設備,衛生間也允許吸煙。盡管如此,園區游客隨意抽煙的現象還是十分普遍。”
除了青秀山風景區,記者還走訪南湖公園、人民公園看到,由于到那里去的市民都以鍛煉為主,大部分還是老年人,所以吸煙情況并不嚴重。而行走在公園里,時不時也能看到控煙的標志牌。
商場車站 室內自覺室外多數旁若無人
6月13日下午,記者在市內一些商場、公交車站等公共場所看到,在室內場所,市民一般比較自覺,但在戶外空間,抽煙現象就比較多了。14日上午,一名30來歲的男性市民在濱湖廣場公車站牌下等車。公交車久久不來,雖然旁邊站著好幾個等車的市民,其中還有一個小朋友,但是這名男子根本不在意,很自然地就在人群中抽起煙來。而這名男士抽煙時,周圍乘客并無人勸阻。
在人流量較大的步行街,記者沿路逛了一圈,只見路上并沒有什么垃圾紙屑,卻散落著不少煙頭。一男子一邊吸煙一邊逛,看了一眼手上的煙頭,隨手就扔到了地上。一名保潔阿姨說,雖然她們每天都會流動清掃,但是也起不了什么效果。“這邊掃了,那邊又繼續扔,我們也很頭疼。”
另外,記者注意到,一些騎電動車的市民在等侯紅燈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里,也會“抓緊時間”抽上一支,如果抽不完,會夾著香煙繼續開車離去,邊走邊吸,相當危險。
各大醫院 管理規范煙民主動去指定點
比起商場等一些人流密集地,記者在市內各大醫院里幾乎沒有發現抽煙現象。13日上午,記者來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和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門診、急診大門前,都能看到張貼著的“無煙醫院,室內全面禁止吸煙,吸煙請到指定室外吸煙區”告示,大廳、樓梯間、電梯間等地點均設有明顯的禁煙標志,并且劃有指定的室外吸煙區,在急診室、各門診里,也沒有發現“吞云吐霧”現象。
“我是個抽了15年煙的老煙民了,現在到醫院來看病煙癮犯了的話,都會到室外指定的地方抽煙。”13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在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入口空地前點起了煙,在他身旁,坐著幾名夾著煙的市民。
王先生說,之前他也曾有過戒煙的念頭,但是戒煙的過程很辛苦,他堅持了兩天不碰煙,覺得憋得難受,最后只好不了了之。“而且有時候看到熟人、同事,就算自己不主動遞上一根煙,他們也會遞過來,我也不好意思拒絕。”
控煙之難
1.煙民數量大戒煙意識不高
2014年末,國家衛生計生委舉行發布會介紹控煙法制化建設情況。會上介紹的數據表明,全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的人群吸煙率為28.1%,7.4億非吸煙人群遭受二手煙的危害,其中包括1.8億兒童,煙草消費帶來了沉重的疾病負擔。
在公共場所吸煙,既不文明也不衛生,不但損害了自己的健康,還會使得旁人遭受被動吸煙的危害。但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少抽煙者并不會顧忌周圍的人,就算旁邊有小朋友、老人也不忌諱。“平時如果在公共場合里遇到有人吸煙,香煙彌漫開來的氣味真的憋得我很難受。”市民黃女士說,控煙如果要落到實處,歸根結底要提高市民自身的意識,在公共場合不顧他人的感受,是一種很不文明的做法。
“景區有很多指定的吸煙點,我本身也是煙民,抽煙的話我肯定都會到這些指定點。我想控煙難主要還是煙民自身意識不夠吧,另外一些煙民的素質也不夠高。”在青秀山風景區,作為煙民的王先生表示,除了加大宣傳力度,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市民意識。
2.管理難度大力量有限
公共場所控煙,除了要提高市民意識,管理方面也很重要。
“最主要的還是我們管理人手有限,力量不足。”南寧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一文姓負責人告訴記者,青秀山面積廣闊,有約6.4平方公里,員工平時要進行日常的園林養護、園區安巡,這么大的面積,還要勸阻游客吸煙,很難管理得過來。同時,也不能強行制止游客不吸煙,只能加強宣傳和進行勸阻。
“我們的難處主要也是公園面積過大,人員有限,因此管理上可能存在盲點。盡管公園在一些地方設置了禁煙提示牌,同時工作人員也會不定期地進行宣傳、巡查、發放宣傳資料,發現有吸煙情況時也會上前制止和勸告,但仍有一些游客不自覺地在園區內吸煙。”南湖公園辦公室工作人員小曹介紹,目前來說,在公園全面有效控煙還有較大難度,仍只能靠市民自覺。
3.市民主動制止情況少
5月27日,本報曾對30位市民進行過一次隨機問卷調查采訪,被問到“在公共場所看見吸煙現象,特別是影響到你的,你是否出面制止”時,選擇前去勸阻的只有4人,大多數人選擇聽之任之或躲開。英國人艾先生在南寧生活了3年的時間,每當他在電梯、商場等公共場合看見有人抽煙,都會主動制止。“但是很多人覺得我多管閑事。”艾先生有些無奈地說。
自治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副主任醫師陸松儀也表示,禁煙規定施行起來難度很大。“如果隨機問問,10個人里肯定也有9個會知道抽煙的危害,抽煙的人自己也知道,但是就是很難付諸行動。”陸松儀表示,一方面是抽煙者自身的意識跟不上;另一方面,當我們在公共場合看到有人抽煙,會前去制止的人很少,在這樣的環境下,抽煙者沒有得到有效的束縛。
4.煙癮難戒煙民難自控
自治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梁大華表示,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的尼古丁成癮性疾病,其本質是尼古丁成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戒煙是一個治療慢性高復雜性成癮性疾病的過程,當突然停止使用煙草或尼古丁含量下降時,機體會出現一系列的截斷癥狀。“所以很多人剛開始也很有毅力要戒煙,但是還是堅持不下來。”
在生物性因素、心理學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影響下,戒煙變成一個相當需要毅力的難題。梁大華介紹說,“來我們醫院看戒煙門診的人里,在吃戒煙藥的過程中成功戒煙的還不到一半,有一大半堅持不下去,又復吸了”。
此外,一些煙民身邊抽煙的朋友多,盡管已經開始戒煙,但與朋友交際、相處過程中,又會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容易導致戒煙效果不佳或是戒斷后復抽的情況。所以大多數煙民都是患病以后,才不得不戒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