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亞洲煙草》報道 正如業內人士所料,電子煙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一些人預測,從現在起,也許10年內電子煙就會超過傳統煙草卷煙。由于電子煙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創新,在過去10年內才獲得關注,因而快速發展的電子煙業幾乎不受監管,直到最近,歐洲委員會才頒布了《煙草產品指令》,該指令將在2016年正式生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目前正在制定電子煙監管法規,業內人士猜測最終規定將在2015年年中至年末期間,甚至2016年才會出臺。
引子
2015年4月9日在深圳舉辦的CECMOL第二屆中國電子煙論壇上,被反復討論的一個共同話題就是電子煙監管。在對歐洲委員會的《煙草產品指令》(TPD)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監管政策進行討論的同時,Konstantinos Farslinos博士引出了一個通常被政府忽視的重要觀點:監管必須以科學證據而非意識形態為基礎。Konstantinos Farslinos博士是一位心血管專家,也是希臘雅典奧納西斯心臟手術中心和希臘帕特雷大學的一位國際知名專家,以他在電子煙及其影響方面的研究而聞名。
Farslinos博士在發言中分享了他和他的團隊所開展的各種調查的研究結果,提供了證明電子煙比傳統煙草卷煙危害小的證據,解答了監管者提出的許多有關電子煙的問題。這些科學調查結果也可幫助為電子煙和電子煙油的制造設立法規和標準,確保向終端消費者提供有質量保證的產品。
亞硝胺
Farsalinos博士在論壇上公布的研究結果之一就是亞硝胺,這是在煙草卷煙煙霧中發現的一種主要致癌物質。他和Ricardo Pollosa教授對以前有關衡量電子煙和煙草卷煙中所含亞硝胺的研究分析顯示,電子煙使用者平均每天吸入大約52納克亞硝胺(注:1納克= 0.000001毫克),與藥用尼古丁口香糖中亞硝胺的含量基本相同。但煙草卷煙吸煙者平均每天吸入5-9.4萬納克亞硝胺,大約比電子煙中的亞硝酸含量多1800倍。或者像Farsalinos博士所說的那樣:“吸煙草卷煙所吸入的亞硝胺量是你使用6年電子煙所吸入的同等量。亞硝胺是卷煙煙霧中最主要的致癌物之一,就亞硝胺吸入量而言,從煙草卷煙轉向電子煙會有相當大的好處。”
由Farsalinos博士和他的團隊在2015年3月公布的研究結果的重點是硝酸鹽和酚類化合物,這是另外兩種致癌化合物。在這項研究中,他們測試了21個電子煙油樣本,結果發現電子煙中的硝酸鹽和酚類化合物含量比煙草卷煙中的含量低150-1500倍。
“電子煙為何會存在?主要是因為藥物的戒煙成功率低,”Farsalinos博士說,“我們所知道的尼古丁替代療法、口香糖和貼片的戒煙成功率僅為6%,甚至更低。已經被批準使用的戒煙藥物的戒煙成功率也非常低,不到20%。我認為電子煙可作為一種吸煙替代品來使用。”
甲醛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電子煙的甲醛含量比傳統卷煙高15倍,為了駁斥這種調查結果,Farsalinos博士分享了他一個最新研究的細節,這些細節顯示的結果有很大不同。
接受這項調查的測試參與者測試了兩種霧化器,一種霧化器只有一個霧化芯,另一種霧化器有兩個霧化芯。參與者被要求用6.5瓦、7.5瓦、9瓦和10瓦等不同功率對這個霧化器進行測試,當出現干燒現象時通知研究者。干燒是電子煙油過熱時產生的一種刺鼻的焦灼味。
參與者報告單芯霧化器在9瓦特和10瓦特功率時會產生干燒現象,而雙芯霧化器在所有功率下都是正常的。研究者還發現,雙芯霧化器在所有功率下的乙醛含量都是最低的。單芯霧化器在6.5瓦和7.5瓦功率下的乙醛含量最低,但9瓦和10瓦功率時的乙醛含量較高。換言之,乙醛只有在出現干燒時含量才會高。Farsalinos博士說,這是一種防御機制,可以保護霧化器使用者避免暴露于乙醛含量高的情況,因為使用者通常會設法避免出現干燒。該調查還顯示,如果霧化器使用者使用更好的霧化器,例如使用雙芯霧化器,而不是單芯霧化器,功率大小就不是一個問題,霧化器使用者可以在較高的功率下使用霧化器,也不會出現暴露于產生乙醛的問題。
被動吸電子煙
監管機構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被動吸電子煙的影響——不吸電子煙、但靠近吸電子煙的人會怎樣。Farsalinos博士及其團隊在2012年開展的一項研究,讓5名電子煙煙民和5名卷煙煙民不同時間在一家酒店房間吸煙。研究發現,5小時后吸電子煙的房間內有機碳的含量為每立方米0.73毫克(mg/m3),吸卷煙的房間內是每立方米6.66毫克。或者簡單來說,如Farsalinos博士提到的,“你吸11分鐘卷煙釋放的有機碳含量,與吸5小時電子煙的有機碳釋放量相同。這是一個巨大的差距,顯示出當一個人吸電子煙時,釋放到室內環境中的化學物質水平相對于吸卷煙而言是非常低的。
“化學研究已經發現接觸來自電子煙煙霧中的有毒化學物程度遠低于煙草卷煙。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除了特殊化學物質的水平,我們必須明白,煙草煙霧中6000種化學物質的大多數并沒有出現在電子煙煙霧中。因此,你不會接觸到所有這些化學物質。”
甘油
Farsalinos博士得出的其它研究結果包括毒理學結果,顯示出活細胞暴露于電子煙蒸汽中的存活率高出暴露在卷煙煙霧中存活率的1500%,心血管功能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電子煙后對心臟功能沒有不利影響,對于輸向心臟的氧氣也沒有影響,這還戳穿了以前認為由于煙油中含有甘油,電子煙蒸汽導致類脂性肺炎的研究。對此Farsalinos博士解釋說,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甘油或丙三醇是一種醇,而類脂性肺炎只能通過存在肺中的脂質物質引起。
在CECMOL第二屆中國電子煙論壇的演講中,Farsalinos博士強調說電子煙應該是尋求戒煙的吸煙者所使用的。“我們不建議非吸煙者開始使用電子煙,”他說:“基本上,電子煙應當只作為吸煙者的吸煙替代品銷售,研究應該這樣去進行。我們需要的信息是,如果吸煙者從煙草卷煙轉換到電子煙后,他將如何反應?”
使用電子煙的安全性也是監管部門關心的主要問題,然而,正如Farsalinos博士指出的,長期的安全性研究無法進行,因為相對于吸煙而言——眾所周知暴露于煙草煙霧15年或20年之后將導致癌癥,當前還沒有吸電子煙那么久的電子煙煙民可以研究。
“電子煙煙民將最終尋求安全性和質量,并將選擇已經經過測試的產品,”Farsalinos博士說:“因此,這不僅僅是監管機構所要求的安全證明,還是電子煙煙民開始要求的產品安全性和質量證明。要做到這一切,我們需要業界積極參與。這個行業需要招募專家、資助研究、咨詢專家、制定精心設計的議案。
“電子煙是公共健康的革命,”Farsalinos博士總結說:“毫無疑問,相對于煙草卷煙它們危害小而好處大。當然,我們需要有關安全性和質量的更多證據和證明,不僅為了讓監管機構信服,同樣也讓科學家和醫生信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