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北京日報》報道 7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滿一個月。控煙“滿月”,雖然室內控煙效果良好,但餐廳門口、地鐵站口等公共區域仍是煙霧繚繞,在條例明令禁煙的婦幼醫院院內,也頻見吸煙者。不僅如此,控煙機構在處理投訴方面的效率也需要提高,有市民反映,撥打投訴電話投訴后,九天竟無人到現場處理。
餐廳外地鐵口煙霧繚繞
“門口這么多抽煙的,咱還是換一家吧。”1日,在趙公口橋東的一家臨街面館前,李女士拉住丈夫,朝面館門前努了努嘴,面館門前幾個男子正在抽煙,煙霧繚繞。
不僅僅是這家面館。控煙條例實施后,餐廳內部不能吸煙了,煙民就轉戰餐廳門口,吞云吐霧。近日,記者走訪豐臺區、東城區多家臨街餐廳,餐廳門前的地面上,隨處可見煙蒂。“每天都一地煙頭,可人家沒在屋里吸煙,我們也不好管。”一家餐廳的老板很是無奈。
地鐵站口、商場門前、賓館門前同樣成為煙民的“新樂園”。在劉家窯地鐵站西南站口,15分鐘內,就有好幾位乘客叼著煙進了站,有人猛吸幾口,隨手將煙頭扔掉。記者在個別地鐵站內還發現,有些男乘客在候車時,悄悄溜進衛生間里吸煙。
依據條例,這些公共場所均應禁煙。
婦幼醫院院內吸煙者多
依據條例第十條,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的室外區域也屬禁煙區,但很少有煙民注意到這條規定,認為露天場所可以吸煙,甚至有些婦幼保健機構的保安也不知這一規定,并不阻攔院內吸煙者。
上周,市民張先生帶著兩歲的兒子去北京大學婦產兒童醫院看病,掛完號,就帶著孩子坐在醫院住院樓前的涼亭內候診。不一會兒,兩名男子走進涼亭,往椅子上一躺,竟點上煙,美美地吸上了。而就在他們身旁的柱子上,就懸掛著“禁止吸煙”的標識。
張先生皺了皺眉,上前勸說他們掐滅煙頭,兩個男子只是不耐煩地擺擺手,依舊我行我素。張先生無奈,只好抱著孩子離開,并向醫院保安反映情況。“醫院樓里不能吸煙,院子里可以抽呀。”保安的回答,令張先生大吃一驚,他告訴保安,婦幼醫院室外區域也是禁煙區,保安一臉茫然,表示并沒聽說過相關規定。
正說著話,一對男女走出住院樓,在陰涼地兒點燃香煙,對此,保安并未阻止。
投訴繁瑣處理緩慢
面對違反控煙條例的吸煙者,勸說未果,醫院保安也不加阻止,張先生只好撥打12320控煙投訴熱線,他沒想到,投訴竟然這么麻煩。
據張先生介紹,接通電話后,接線員詳細詢問事發時間、地點、幾個人在抽煙、有無工作人員勸阻等情況。雖然張先生已經明確說明事發地點是在北京大學婦產兒童醫院,但接線員還是不停詢問具體位置、門牌號碼,只有提供準確地址,才能受理投訴。無奈,張先生只得讓妻子用百度地圖,查詢醫院的具體地址。
依據條例,對投訴舉報的違法行為,市或者區、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處理。張先生沒想到,他的投訴竟然9天無人理。投訴9天后,張先生才接到西城區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的電話,居然是再次詢問事發時間、地點和具體經過,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竟還沒有到現場處理,面對張先生的質疑,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說,平時的工作并不僅僅是控煙,還要負責公共衛生、水質等多方面工作……
對于處理結果,張先生也沒抱太大希望,因為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說,只能跟醫院管理人員溝通一些控煙制度和培訓問題,安排相關人員進行控煙條例學習。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才能真正起到控煙的效果,如果不提高處理效率,不加重處罰,那控煙可就成了走過場。”張先生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