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北京晚報》報道 控煙條例實施一個多月來,北京公共場所禁煙效果初顯,但仍有一些公共空間未能實現完全控煙,尤以中小餐廳和寫字樓為甚,上述場合仍有吸二手煙的危害存在。除了勸阻和投訴,二手煙受害者能否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現狀
餐飲業控煙合格率低
小餐廳成為控煙難點
“有人在餐廳吸煙,服務員無人制止。”控煙條例實施一個月后的一天,沈先生在北京西城某云南火鍋店內發現有人吸煙,便拍下照片發在微博上。
據衛生執法部門統計,全市重點場所中,餐飲業控煙的合格率較低,僅有42.33%。很多中小餐廳不會主動制止吸煙客人。一位控煙志愿者稱,他們在昌平回龍觀一家餐廳看到有人在偏僻角落吸煙,當時老板沒看見,而服務員默許不管。志愿者便主動給老板送去了禁煙標志,向其講解了控煙條例要求,老板這才表示接受并勸告客人。
“中檔以上餐廳管得較嚴。”位于朝陽區的某涮肉連鎖店主管陶先生說,小餐廳怕對生意有影響,一般不會主動制止吸煙,也不會設置禁煙監督員。
原因
不愿因禁煙得罪客人
煙吸完執法人員才到
北京四惠橋附近一家賓館餐廳的主管袁先生告訴記者,吸煙的客人主要是喝酒的人,因為喝酒吃飯時間較長,此外還有一些是外地來京的客人,因為不了解北京控煙條例而吸煙。但他表示,目前由于政府宣傳力度較大,服務員提醒后客人比較配合,包括辦婚宴不能擺放香煙也執行得很好。
對餐廳來說,難點主要在于不想因禁煙觸怒客人。“我們只能勸告,沒權利處罰,也不可能去舉報,誰也不愿意得罪吃飯的客人。”陶先生說,“再說抽根煙就幾分鐘,執法人員還沒來人家就吸完了。對醉酒的客人也沒有溝通的可能,怕因為制止再引發沖突。”
其實這也是國際難題,今年起韓國對餐廳實行了全面禁煙,如違規店主和吸煙者都可被罰款,一家飯店老板就對記者說:“強制禁煙后,顧客較之前少了3成左右,生意不如從前好做,且因為不準抽煙,與顧客的摩擦也多了。”
原因
勸阻“有危險” 大多數人不敢制止吸煙
我國早在2011年就頒布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但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共有7.4億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公共場所是二手煙暴露最為嚴重的地方,其中餐廳最高,達88.5%。
按照控煙條例規定,市民在禁止吸煙場所發現有人違規吸煙時,有權利勸阻吸煙者停止吸煙,要求該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勸阻吸煙者停止吸煙,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但作為被動吸煙者,目前大多數人不會選擇上前勸阻吸煙者或交涉,因為很容易發生沖突。
在最嚴禁煙令實施后,楊先生依舊成為餐廳被動吸煙的受害者,他不僅挨了一頓打,還要掏錢賠償服務員,告到法院還敗訴。事發當天下午,楊某和朋友到北京一家餐廳吃飯,餐廳內因有顧客吸煙,空氣非常差。楊先生向服務員反映,請他們幫忙勸阻,但服務員聽后稱太忙,未予理睬。
楊先生對朋友抱怨了一句。兩名吸煙男子聽了大怒,上前與楊先生爭吵。隨后雙方打了起來。混戰中,楊先生抄起凳子砸向門口,誤傷了一個服務員,他向屋外跑去,兩男子追出將他打倒在地。
后有客人報警,警察趕到現場,但打人的吸煙客人已經逃走。楊先生被送到醫院,頭部、眼睛受傷較重。而他還因為誤傷服務員,要賠償對方1500元。
楊先生覺得自己很冤,便以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為由將餐廳告上法庭索賠30余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北京對公共場所要求禁煙后,原告認為其他顧客在飯館內吸煙不妥,應采取合理的方式向經營者表達意見,但原告未采取合理的方式表達訴求,是糾紛發生的原因,此外餐廳服務員已經進行勸阻,楊先生多次實施危險行為,激怒第三人,導致損傷發生。法院以此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
北京義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振宇曾在全國發起申請控煙信息公開行動。他認為,市民在參與控煙行動時,應注意勸阻的方式技巧,要帶著善意進行提醒,盡量不傷害吸煙者的自尊心。
延伸
換個思路 能否鼓勵二手煙受害者維權索賠
目前執法人員數量和經費短缺,也是控煙的難點問題。有關人士認為,除了加強社會監管和加大處罰力度外,支持二手煙受害者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也是調動社會力量的方法。
根據法律規定,煙草煙霧損害可以構成侵權責任。
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龐理鵬律師認為,二手煙受害者能否索賠成功,首先需要確認其所處公共場所的管理者放任他人吸煙的行為,是否對其構成侵權。
龐律師以餐廳為例分析,“食客在餐廳這種基本密閉的環境下吸煙,所產生的二手煙由于無法及時排到室外,確實會給吸到二手煙的其他食客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但是,這一情況能否構成法律意義上的侵權,要看吸煙者是否具備了侵權行為、損害后果、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吸煙者的主觀過錯這4個法定要件。”
而在這當中最難以證明的,便是損害后果、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這兩點。因為不吸煙的食客在吸到了二手煙后,雖然身體健康受到了損害,但由于這種損害的程度難以量化,并且通常不會很快表現出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被動吸煙者很難證明他人對其構成了民事侵權。
不過,如果被動吸煙者因為吸到了二手煙而誘發疾病,并且該疾病的發作與吸煙行為具有因果關系,那么吸煙者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龐律師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公共場所管理者發現了吸煙行為后并未予以制止,那么其放任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給吸煙者提供了支持,場所管理者與吸煙者就構成了共同侵權,被動吸煙者基于此向其主張侵權責任并提出相應的賠償請求,應當可以得到法院支持。
建議
寫字樓也是二手煙重災區
禁煙應納入企業管理制度
除了餐廳,寫字樓等工作場所也是二手煙的重災區。廣東的工程師黃先生就因在公司深受二手煙危害,多次向公司投訴,不但未得到處理,還為此丟掉了工作。一怒之下,他將所在的公司告上了法庭。當地法院審理后認為,黃先生提出的關于二手煙危害的訴訟要求,不屬于勞動爭議糾紛案審理范圍,予以駁回。
王振宇律師認為,這種侵權官司很難打贏,因為被動吸煙者的身體損害是不是因為他人吸煙引起,需要進行鑒定,如果無法確定損害結果與吸煙行為有關,很難獲得賠償。但他表示,控煙應該成為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因為公司辦公地點基本都是公共場所,企業管理者有義務控制辦公場所吸煙,將禁煙規定納入管理制度,可以起到明顯作用。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當代律師事務所的衛愛民律師多年來一直關注公共場所禁煙的問題,也參與了控煙條例的修訂過程。他認為,被動吸煙損害的索賠標準很難確定。目前禁煙主要還是寄希望于提高控煙的社會共識,讓公眾增強對吸煙危害身體健康的認識,也讓吸煙者提高法律意識,明確認識到,在法律禁止的情況下,應該首先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尊重不吸煙者的權利,最終實現逐步戒煙。
熱鬧
勸阻吸煙 必被痛毆……
@老鬼阿定:21日晚8點在北京音樂廳附近面館吃面,店面貼禁煙海報,鄰座眾人歡暢吸煙。鬼指海報給一老者看,老者致歉滅之。指給一小伙兒看,小伙雖有怒色,仍滅之。須臾,鬼取面湯,小伙復吸,鬼再勸,小伙大怒,破口大罵,同伴竟沖過來欲毆鬼。鬼遂報警。110稱涉煙案打12320或12345。鬼打12320,稱上班時間受理。打12345一女士接電話,問明情況后問鬼是否拍照。鬼稱拍照必被痛毆。女又讓告知面館所在街道辦事處。鬼無言以對……
@Amy洪艷:今天中午去餐廳吃飯,突然聞到一股煙味……旁邊桌男人在抽煙!我瞟了一眼那男的!忍不住說了一聲,行不行啊,禁煙都打出來那么久了!哈哈!他很生氣地看著我!一直看到我把飯吃完!
@大蟲org_攝影:有人在餐廳抽煙,制止了還動手欲教訓老子!國人臉就這樣丟盡了!
@christiana_w:我都服了,北京市政府大張旗鼓的宣傳公共場所嚴令禁煙,尤其是餐廳,可事實呢?多少餐廳依然存在吸煙問題,服務員視而不見置之不理!吸煙舉報熱線又是非工作時間語音留言……我就想說咱可不可以落實得更好一些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