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健康報》報道 在與很多煙民接觸后,我們發現大多數煙民并非不想戒煙,而是缺乏科學的戒煙方法。他們存在很多認識誤區,這使得他們不敢嘗試戒煙,或者戒煙不成功。下面就是幾個常見的戒煙誤區。
誤區一:輔助戒煙不靠譜
很多煙民不了解輔助戒煙的具體方法,以為輔助戒煙即為藥物戒煙。其實,只有極少數煙民(低于3%)可以僅憑意志力成功戒煙,但真正成功的戒煙需要患者的意志力、專業醫師輔導和藥物輔助等綜合戒煙策略。因為煙癮的實質是尼古丁依賴,尼古丁依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戒煙過程中會出現戒斷癥狀,如煩躁不安、易怒、焦慮、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心率減慢、食欲增加等,這些癥狀讓煙民很難受,單純靠意志力往往難以克服,他們通常會通過再次吸煙來緩解癥狀。因此,既需要醫生的生理和心理干預,也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以減輕戒斷癥狀。
誤區二:藥物戒煙,戒了煙癮染了藥癮
在戒煙門診工作中,我們發現煙民對于藥物戒煙的認識存在以下問題:長期花錢抽煙可行,短期用藥戒煙絕對不行。長期吸煙不在乎對身體危害,短期服藥卻始終擔心會有副作用。于是乎,“煙癮會變藥癮”也成了煙民們不想戒煙的重要說辭之一。事實上,藥物戒煙只是綜合戒煙策略中的一部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使用藥物戒煙;其次,服用藥物戒煙時間很短,且療程因人而異;最后,藥物戒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人體對于戒煙藥物并無依賴,因此,絕無成癮性之說。
誤區三 :戒后一支煙=復吸開始
事實上,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完全戒斷后偶然吸一支煙并不完全等同于之前的戒煙努力完全白費,但的確有一少部分人從此走上復吸之路。這里要明確偶吸和復吸的概念。偶吸是指偶爾一次吸煙,而復吸是指又回到了以前吸煙的狀態,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事件。煙民對偶吸要持正確的態度,不能因為戒煙成功后偶爾吸入1支煙,就覺得自己不可救藥,就自暴自棄。同時也要積極面對,分析為何又吸上了煙。及時調整自己的戒煙策略,杜絕吸入第二支煙,防范偶吸繼續發展成為真正的復吸。
誤區四:老年煙民“戒”不如“不戒”
在吸煙者中,老年煙民占有很大比例。不少老年煙民覺得已經抽了那么些年,身體也沒什么不適,何必自討苦吃選擇戒煙;還有老年煙民認為,戒煙會打破身體的平衡,會生病。事實上,吸煙對老年煙民的身體已經產生很大的損害,而且吸煙時間越長,這種損害越重。這些損害需要客觀檢查(如肺功能、胸部CT)才能知道,不能僅憑自己感覺沒啥不適,就說吸煙沒有造成損害。其次,不管年齡多大,戒煙都不晚。煙戒了,就阻止了吸煙對身體的繼續損害,不僅能延年益壽,還可以改善生命質量。
誤區五:使用電子煙,能兩全其美
電子煙外形如普通卷煙,可裝入含尼古丁液體,使用時如同吸真煙,在部分煙民中已形成氣候。很多煙民把電子煙作為一種戒煙的工具,認為既大大減少了傳統卷煙的毒性成分,也能保持吸煙的習慣,簡直是兩全其美。事實上,目前對電子煙能否促進長期戒煙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有關電子煙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近期更有報道稱,吸電子煙不利于煙民成功戒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