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騰訊智庫報道 全球范圍內逾10億煙民中,約有20%為女性,吸煙這件事被大多數國家貼上了性別的標簽,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不同地區男女吸煙比例僅有多米尼加、瑙魯、冰島、挪威、新西蘭、丹麥等國家且多為發達國家這一比例接近。然而,與男性煙民比例在達到頂峰后逐漸下降的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女性吸煙者的整體比例卻不斷上升。普遍來看,經濟越是發達地區,女性的吸煙率越高,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男女更為平等的社會關系,女性獨立的經濟地位或者社會福利的提升。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東亞地區,在經濟騰飛時期,成年女性煙民都有大幅增長,例如日本女性20-29歲吸煙率在1965年時為6.6%,而2003年為24.1%;韓國女性20-29歲1980年時為1.4%,2003年時為4.5%。
吸煙,這件生活中看起來不大不小的生活習慣,卻是一件相當值得深入探討的社會經濟現象,傳統文化、社會觀念、經濟發展水平左右了不同年紀、不同性別與不同時代的消費行為養成,還不說NGO、政府與煙草商在此間的糾葛紛爭。諸多的影響因素形成了當前全球范圍內的煙草消費市場格局。前文提到經濟發展水平似乎會與女性吸煙率呈現正向關系,那對成年男性的吸煙率又會產生何種影響?利用世界銀行、聯合國公布的各國人均GDP數據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全球將近200個國家、地區的成年男女吸煙比率做一個簡單的回歸分析,便可觀察到經濟發展水平與吸煙率間有趣的關聯。
單純從統計的顯著上看,成年男性的吸煙率在全球167個國家地區呈倒U型,經濟欠發達地區,抽煙貴;發達國家,隨著稅收的大比例增加,嚴格的控煙限制及宣傳,近40年來下滑明顯。
而成年女性的吸煙率與人均GDP顯著正相關,且這一單一變量對女性吸煙率的解釋力非常強。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34個成員國人口健康數據的持續跟蹤調查也從側面證實了女性吸煙率與經濟增長的同步性。當越來越多的女性從家庭的束縛中走出,在社會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背負起更大的責任與壓力,一定程度上要求與男性享有更加平等的社會權利,即便是傳統文化中可能存在爭議的行為習慣。在女性扮演重要經濟、政治角色的國家,我們確實看到了社會發展的長足進步、多樣性和包容力,吸煙也許就成為了那個時代女性獨立與權力提升的標志。
雖然,人均GDP水平在同一時間上解釋了不同國家女性的吸煙率,但不能武斷的認為某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副產品是女性吸煙率的逐步提高,其他變量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同一國家,吸煙率水平的變化在經濟增長刺激與宣傳引導抑制兩方面作用下演變。
不同國家內女性吸煙比率與男性吸煙率的差異,依然可以很好地被經濟發展水平所解釋。吸煙率在性別上的差異似乎可以被作為該地區男女社會地位是否平等的代理變量,更加平等的社會關系促進了經濟發展,讓每一個既定的社會釋放出更大的潛能。
不同來源的統計結果均顯示,中國女性的吸煙率均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可否認這是傳統文化教育形成的社會觀念抑制的結果。但這一現象背后中國女性社會地位和經濟影響力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在同根同源的臺灣地區產生女性領導人之際,展望大陸在若干年內關鍵政治領域女性面孔的出現,可能會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一些新的氣象。巴菲特曾說“在很多情況下,美國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只動用了國內一半的人才。在美國的歷史上,無論女性有什么樣的能力,大多數時間里她們都只能靠邊站。”而如果大陸女性在未來有更多的機會在各個領域貢獻出自己的能量,中國經濟的未來也必定充滿憧憬。當然,那時的女性吸煙率可能會有產生一些變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