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博物館報道 在中國煙草博物館農業館中,有一個以云南吊腳樓為背景設計的雕塑場景,展示了香料煙在當地種植、采摘、曬制、分級加工的過程。
世界上的煙葉可分為烤煙、白肋煙、香料煙等幾種類型。香料煙是加工混合型卷煙必需的原料,主要作用是增加卷煙香氣。香料煙品質和土壤、氣候、栽培方法等有著密切關系。世界香料煙產區主要分布在希臘、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國家。
香料煙在中國開始種植的時間較晚,是新中國成立后才引進和發展的一種煙葉類型。1951年,浙江省新昌縣曾試種成功,當時種植的主要是“沙姆遜”品種,其特點是尼古丁含量低。
20世紀80年代,煙草行業將發展種植香料煙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實施煙草降焦工程的重大舉措,開始大量引種該類型煙葉。在原有的“沙姆遜”品種上,我國又引進了“巴斯馬”品種的香料煙,其特點是濃香,可以作為基礎芳香原料。當時,有關部門曾組織國內多位農業專家、煙草專業技術人才對全國香料煙的試種植地區,如山東、河南、海南、湖北等地的土壤、氣候條件進行深入了解和反復論證。最后,因與世界優質香料煙產區所處緯度相似、氣候相似、土壤條件相似,云南保山、新疆伊犁被認為是最適合發展優質香料煙的兩大產區。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從云南保山和新疆伊犁開始試種香料煙以來,經過煙草專家的指導,這兩個地區不斷完善生產技術、健全配套生產設施,使國內香料煙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兩個地區的香料煙不僅得到國內煙草行業的認可,還得到了外國煙草專家和經銷商的高度贊賞。
尤其云南保山香料煙種植基地,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香料煙種植基地,所產香料煙不但可以供給國內各大卷煙工業企業,還能滿足國外煙草制造商的需求,為中國卷煙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保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