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法制網報道 控制吸煙不僅需要行政主管部門的嚴格執法,更需禁煙場所的內部管理,還需加強對公民個人的行為管控。《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已經實施一年有余,但餐飲單位一直是違法吸煙的重災區。11月1日,因控煙不力,大鴨梨、海底撈、金手勺等13家單位被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約談。此外,北京市正在研究,擬對被查處的單位、個人納入誠信體系,進入“黑名單”(11月2日千龍網)。
“吸煙有害健康”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公共場所隨意抽煙、青少年抽煙、二手煙等問題卻呈高發態勢。為最大限度減少吸煙對國民健康的影響,各界積極呼吁《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盡早出臺。與此同時,很多地方已經對控制吸煙開始先行先試,如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相繼制定了本地的控煙條例。
以《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為例,條例劃定了中小學校、體育場、兒童醫院等為禁煙區域的范圍;明確了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是控制吸煙工作的主管部門;違反條例規定需承擔的行政責任及嚴重違法者承擔刑事責任的情形。總體看來,條例規定的內容是明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
據北京衛生監督機構、工商部門通報,控煙條例實施一年來,罰沒金額超過220萬元;被檢查單位違法行為的發生率由初期的23.1%下降到目前的6.7%。控煙形勢趨于向好。但同時,多次檢查發現餐飲單位仍是違規吸煙的“重災區”。
為此,筆者認為對餐飲單位等違規吸煙的“重災區”可多措并舉予以規制。
首先,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執法的力度和頻度,對轄區內問題嚴重的單位要重點管控,對屢罰屢犯的單位和人員給予嚴厲懲處。衛生、工商、城管等相關部門要避免各自為政,做到違法信息共享。在建立違法“黑名單”的同時,也不妨建立相應的“紅名單”,對控煙措施得力的企業在稅收等政策上給予相應的獎勵,以激發企業的控煙積極性。
其次,餐飲企業要加強控煙條例的宣傳和內部管理。比如可以在餐桌上對控煙條例的內容作出溫馨提示;要求服務人員對抽煙者做到及時勸阻。餐廳和服務人員的控煙和勸阻情況納入績效管理。更重要的是,餐飲企業要牢固樹立起法律意識和健康意識,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最后,要加強公民個人的行為管控。吸煙說到底是公民個人在做的行為,加強教育提升個人文明意識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修煉內功的同時,不妨劃定規則紅線,加大違法成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