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昆明日報》報道 近日,河北19歲女生李晶因乘坐K1301次列車(北京站到天津站)時聞到刺鼻煙味,將哈爾濱市鐵路局告上法庭,法院已受理此案,此事引起不少人關注,該案件也被譽為“無煙訴訟第一案”。
該事件也在云南控煙人士圈子里引起討論,云南超軼健康咨詢中心主任李曉亮表示,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喊了很多年,各地也不乏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條例,但控煙效果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不少,很多遭遇二手煙污染的市民選擇沉默。
市民:火車上吸煙很常見
不少人在坐普通列車出行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坐在座位上就能聞到很濃的刺鼻的煙味,雖然吸煙處設立在車廂的交接處,但是在列車狹小的空間里,煙味流通得很快。
小吳是大理某高校大三的學生,父母在昆明工作,每逢節假日小吳都會到昆明看望父母。“我大多數時候都是選擇坐火車的硬臥,因為火車上有吸煙區,很多人都會到吸煙區抽煙,我在火車硬臥上還是能聞到煙味,這種味道讓我覺得不舒服。”對于火車上的吸煙現象,小吳深有體會。
小吳的同學小羅也抱怨過,上個月到昆明,乘坐的是從大理到昆明的K9688次列車。“雖然火車上的衛生做得很好,但是吸煙這個問題管得真的不嚴,我覺得吸煙這個問題,也是衛生的一方面,所以還是希望多管管。”小羅說。
此外,也有人認為,在普通列車上設立吸煙區是出于人性化考慮。“普通列車運行的時間比較長,煙癮犯了怎么辦?總要有一個地方去解決,如果空間都不給人提供,是不是太不人性化了?”市民徐女士說。
控煙人士:二手煙霧中有69種致癌物
“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規定,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是完全禁止吸煙的。所以,車廂里的吸煙區是‘偽人性化’。”李曉亮認為。
李曉亮表示,雖然普速列車不是全封閉,列車與外界的空氣可以流通,但在行駛過程中受到內外壓強差的影響,氣流主要以外界空氣涌入車廂為主,并不利于車內的煙味向外擴散。在這樣的情況下,車廂兩端吸煙區的煙霧,會迅速蔓延至車廂內部,對老人、孩子、孕婦,以及不吸煙的旅客造成侵害。二手煙暴露(被動吸煙)和吸煙一樣,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煙草燃燒后產生的氣體混合物稱為煙草煙霧。煙草煙霧中含有7000余種化學成分,69種致癌物,這些致癌物會引起機體內關鍵基因發生突變,引發細胞正常生長控制機制失調,導致細胞癌變、惡性腫瘤,影響人體生殖及發育。
李曉亮認為,普速列車全面禁煙才是真正的人性化,不吸煙的乘客可以免受“二手煙”侵害。在火車上廣播“不要在車廂內吸煙”,但卻在火車連接處設置吸煙區,這是互相矛盾。在公共場所考慮公共健康時,應把多數人的健康放在首位。“昆明的公交和地鐵做得很好,一旦進入那個環境,市民就會自覺把煙熄滅。”李曉亮說。
鐵路局:目前以倡導控煙為主
昆明鐵路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相比高鐵禁煙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普通列車運營是否禁煙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因此鐵路局目前能做的就是以倡導為主。
他說,目前在普通列車上有通風條件的車廂連接處設立了吸煙區,引導吸煙乘客到指定區域吸煙。如果車廂中有孕婦、孩子以及對煙味反感的乘客,在聞到煙味時可以向列車員說明,列車員將進行溝通協商或座位調整,盡量為每位乘客提供更舒適的環境。“如果今后出臺了鐵路系統全面禁煙的法律法規,我們會貫徹執行。”
云南天外天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健云認為,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八條:“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并配備專(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火車作為公共場所,理應遵從條例全面禁煙,但該列車顯然并沒有禁煙,這明顯已經形成違規。同時,一旦乘客買了車票,乘坐列車,鐵路和乘客之間就形成一種契約。既然要求禁煙,就是要給予乘客一個無煙潔凈安全的環境。
“公民懂得通過法律手段維權,是公民法治意識提升的體現,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以前很多人遭受到二手煙時,都沒有當回事,李晶的案件最主要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我國普通大眾權利意識的覺醒,還在于推動普通列車禁煙。”趙健云說。
記者張曉莉報道
背景
無煙訴訟第一案
今年剛剛考入大學的李晶乘坐K1301次列車時,因為想有個好的乘車環境,特意選擇了有空調的軟臥車廂。但是一上車,她發現列車上充滿了濃濃的煙味。李晶發現,雖然乘客是在抽煙區抽的煙,但整個車廂都是煙味。
李晶認為,在她乘坐的火車上的安全須知里,寫明了“禁止在列車各部位吸煙”,但車上卻又設置有吸煙區并放置了煙具(煙灰盒、煙灰缸),這種做法并不合理。
在結束了旅程之后,李晶先后向國家鐵路局運輸監督管理司、北京市和天津市衛計委投訴,隨后起訴到法院。李晶請求法院判決哈爾濱市鐵路局賠償其購票款102.5元,支付原告律師代理費以及本案訴訟費,取消北京站及天津站站臺、K1301次列車內的吸煙區、拆除煙具,并禁止在上述區域吸煙,同時賠償精神損害費人民幣1元,以及原告為減少煙霾所購置的口罩費用人民幣19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