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第四屆中國健康傳播學術年會分論壇現場圖。主辦方供圖
煙草在線據新民網報道 今年3月1日上海室內全面禁煙以來,辦公樓宇、賓館、餐廳等控煙難度較大的場所情況如何?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健康傳播學術年會分論壇上,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控煙研究中心公布了針對全市部分重點場所的控煙效果監測結果:新控煙條例實施整體良好,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場所在全面取消室內吸煙室后運行良好,餐廳、酒吧、游藝廳等場所吸煙情況減少。
據介紹,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控煙研究中心主任鄭頻頻教授團隊選擇了控煙難度相對比較大的一些場所,包括辦公樓宇、賓館、餐廳、酒吧、KTV、游藝廳、農貿市場等,每一類場所各選擇20處,涵蓋了包括城區和郊區的12個區縣,分別在今年2月份新控煙條例實施前夕,以及5月底條例實施3個月后,采用通過現場觀察和室內PM2.5濃度測定的方法,評價這些場所的實施效果。
觀察結果發現,新控煙條例實施整體良好。具體來說,禁煙標識張貼比例總體達到88%,40%的場所還設置了額外的控煙宣傳,而室內吸煙區和煙具基本取消,室內吸煙現象明顯好轉。其中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樞紐場所在全面取消室內吸煙室后運行良好,而餐廳就餐期間的吸煙現象從原來的39%下降到11%。酒吧、游藝廳等娛樂性場所,吸煙現象確實依然存在,但吸煙人數有明顯減少。此外,研究發現,農貿市場作為一個最貼近市民生活的公共場所,需要更多的監管;研究顯示,無論是郊區還是城區,都體現了條例實施后吸煙現象減少這一趨勢。
調查還顯示,新控煙條例的實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變。新條例實施后,室內PM2.5的平均濃度從之前的105ug/m3下降到64 ug/m3,比之前減少了近一半?!爸皳鷳n的新條例實施可能導致男衛生間吸煙會更加嚴重的現象并沒有出現,”鄭頻頻教授說,測定數據現實,男衛生間的PM2.5濃度從之前的170ug/m3下降到115ug/m3,減少了三分之一。調查團隊對于一些經營性場所的人流量也進行比較,新條例實施前后各場所客流量并沒有明顯變化,說明條例的實施并沒有對于這些場所的運營產生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調查團隊還在法規實施前后,在三個區的22個餐廳里放置被動式尼古丁采樣監測器,連續一周收集和測量尼古丁空氣中的濃度,更為特異性地監測環境煙霧暴露水平,直接評估條例實施前后的變化。結果發現,餐廳的大廳區域的尼古丁濃度的平均水平從之前的1.18ug/m3下降到0.63ug/m3,而餐廳的男衛生間的尼古丁濃度也從原來的3.97ug/m3下降到1.59ug/m3,證實了餐廳控煙初見成效。
“通過上述三種評估方法,證明了在上海實施新的控煙條例之后,室內公共場所的控煙宣傳全面覆蓋、吸煙現象大量減少、空氣質量明顯好轉,研究證明,上海的室內無煙政策可行、有效。”鄭頻頻教授表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