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jù)光明網(wǎng)報道 2009年、2015年,我國煙草兩次大幅提高稅收,卷煙價格隨之上漲。然而價格杠桿似乎并未對煙草消費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2001年到2016年,我國已成為卷煙支付能力增速最快的國家。在一些專家看來,煙草價格的上漲,遠遠趕不上“煙民”卷煙支付能力的上漲。我國煙草稅收占其銷售價格的比例已達59%,仍遠低于75%的世界平均水平。許多控煙人士呼吁,應該科學提高煙草稅收,持續(xù)提高我國煙卷價格。
按照專家觀點,我國煙草稅收銷售價占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應繼續(xù)提高煙草稅收,進一步達到“漲價控煙”目的。這個邏輯看似合理,實則有些偏狹,走入了一味依賴提稅、漲價的死胡同,卻忽視了控煙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目前更有效的措施是采取綜合手段多方位控煙,例如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丑化煙盒、全面禁止煙草廣告、加大科普宣傳力度等。至于“漲價控煙”,其并非不可行,但卻不是唯一選項,更不是最好的選項。
至今為止,我國控煙工作已有十多年,但中國煙草消費量仍占世界總量的44%,吸煙人數(shù)自2010年以來增長了1500萬,全國性控煙法規(guī)遲遲未能出臺,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也遇到重重阻礙,很多城市一年下來開不出幾張禁煙罰單。煙草廣告雖然被全面禁止,但煙草企業(yè)通過設立文化公司、捐建希望小學、捐贈慈善等變相宣傳企業(yè)品牌,打“擦邊球”。這些導致煙草廣告在一定意義上依然潛流暗行,并未被徹底禁止掉。
同時,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警示文字和圖片要占煙盒包裝面積的50%以上。我國早在2003年就簽署《公約》,2006年1月《公約》正式生效,但至今都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中國疾控中心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成人煙草調(diào)查報告》中指出,成人對吸煙導致疾病的認知依然十分低下,能夠全面認識到吸煙導致的4種疾病的,城市僅有16.1%、農(nóng)村更是不到8%的人。而影視劇里的吸煙鏡頭仍然很多、普通火車車廂內(nèi)還能吸煙、公共場所禁煙區(qū)仍有很多人吞云吐霧等客觀問題的存在,更佐證了我國控煙“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現(xiàn)狀。?
顯而易見,在這些最基本的工作都未能做好,全社會控煙環(huán)境并不理想之前,想依靠提稅漲價來達到控煙目標,實則是犯了單兵突進的大忌。兩次大幅提高稅收,卷煙價格上漲,可煙民不減反增,煙草消費也持續(xù)增長的事實已經(jīng)說明:單純靠“漲價控煙”是不夠的,即便將煙草稅收比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其它控煙因素不改變的話,最終的效果也難言樂觀。
我國煙草稅收比率與國外相比確實較低,但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國外的控煙工作恰恰是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禁止煙草廣告、科普宣傳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才擁有廣泛的社會控煙基礎,取得了現(xiàn)在的控煙成績。
由此可見,我國現(xiàn)階段控煙工作要想真正實現(xiàn)突破性進展,更需要在真正落實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法規(guī)、煙草公司去行政化、盡快推動控煙履約等方面有所作為。九層之臺,起于累土,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不渴求一步到位,才能將控煙工作做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