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日報網報道 本月,申城天花板下全面禁煙已滿周年,記者從12345市民服務熱線獲悉,“最嚴控煙令”實施至今共收到相關投訴電話32824個,平均每天90個。市民打投訴電話一直有反饋,但控煙舉報的辦結率不高也是事實。室內公共場所有人吸煙,到底要不要舉報?反復舉報沒有效果,難道就無解了?
過于動態導致取證難
周小姐在楊浦區大連路的一幢寫字樓內上班,大樓的廁所、貨梯和消防通道是聚集吸煙者最多的場所。周小姐去年起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了不下3次,遺憾的是,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周小姐透露,相關部門也來了,但每次都告知她“現場未查見有煙蒂,未查見有人吸煙。投訴內容未查實。”如此往復,周小姐始終“告不贏”同一寫字樓的違規吸煙者。
現在,很多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的人不再敢明目張膽地抽煙,而是選擇了更加隱蔽的方式,樓梯間、電梯過道、消防通道等都成為了控煙死角。一年來,本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計接到相關投訴電話32824個。在這3萬多件投訴中,寫字樓、飯店、醫院等是投訴高發地,同時重復投訴占比較多。在重復投訴的受理工單中,絕大部分都集中于市民不滿意有關部門回復的“現場未查見有人吸煙”。抓不到現行,也意味著市民的投訴無效。
“投訴內容未查實”,是控煙執法的一大難點,想抓到現行,往往有很多偶然的成分。市民吳先生曾擔任控煙志愿者,他告訴記者,“一些男士在洗手間偷偷吸煙,投訴的市民可能沒有撞見吸煙的行為,但是地上的煙頭就會讓一些人選擇電話舉報。然而,去現場已經查不到現行。”
執法難度仍然很大
在市民黃先生看來,有關部門抓不到現行,原因一是到現場時間有滯后,二是監控方法更有待改善。通過12345熱線,黃先生也曾投訴過幾次有人在公共場所吸煙,不過有關部門卻直到投訴后第四天才“姍姍來遲”,最終一無所獲。
不少市民認為,目前的控煙執法流程尚有缺陷。“除了執法部門,所在場所的管理者也應負起責任。”有市民向12345反映,投訴商務樓內有人吸煙,物業總是推脫“沒有執法權”,不愿上前管理。
找不到吸煙者,能否處罰管理者?這讓不少管理者大嘆苦經。大寧地區一家商場的保安告訴記者,看到有人躲在樓梯口吸煙,自己會勸阻,但畢竟角角落落太多,根本管不過來,吸煙者不自覺,就讓商場“背鍋”也不合理。
控煙宣傳不能每年一次
去年和今年的3月,是“控煙”宣傳最為密集的時刻,相關部門也組織了現場執法。但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工單中,記者也發現了不少建議。市民裘女士則說,盡管有關部門公布了處罰的數據,卻并沒有公布“黑榜”。她認為應該定期公布處罰單位和被舉報次數多的場所,同時加派執法力量。
據滬上媒體報道,去年3月,“最嚴控煙令”剛實施時,一周的投訴辦結率僅10%。市健促辦曾表示,執法難點固然存在,但各級執法力量正從大數據層面對違法吸煙行為重點單位進行糾正,后續會向一些死角推進,逐步完善。不過,控煙僅靠執法是不夠的,還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只有加大宣傳、勸阻力度,才會形成全社會的控煙氛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