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光明網報道 據日本“每日放送”新聞網站報道,奈良縣生駒市政府規定,從4月1日起,政府職員在吸煙后45分鐘內不得使用電梯,以免讓電梯內其他人被動吸入三手煙。
日本生駒市出臺這個規定的科學根據是,日本產業醫科大學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抽煙后45分鐘內,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會從體內排出,變成三手煙附著在頭發和衣物上,或者飄散在周遭空氣中。在這個時間段內乘電梯,就會讓其他電梯乘客吸入飄散在空氣中的三手煙,造成危害。另外,日本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也曾提出“45分鐘規定”,建議民眾在吸煙后45分鐘內,不要進入室內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免污染空氣和危及他人健康。
一手煙是吸煙者直接吸進體內的煙霧和有害物質,二手煙是吸煙者吸煙時排放到空氣中的煙霧和有害物質,三手煙是吸煙者吸煙后殘留在衣服、墻壁、地毯、家具、衣服、發和皮膚等表面的煙草殘留物,以及其與空氣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后產生的第二代污染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從對自己及他人健康負責任的態度上考慮,禁三手煙應該提倡。
二手煙比一手煙的危害大,室內吸煙者制造的二手煙更甚,一般要經過數小時,甚至數天、數月的時間,才能將煙霧擴散到沒有危害的程度。同樣,三手煙比二手煙的危害大,因為三手煙遺留的時間更長,并可以形成二代污染物。室內環境中普遍殘存的三手煙,用傳統的清潔方式無法有效去除,因此,三手煙對家庭和公共場所的孩子和老人危害更大,尤其是嬰幼兒,因為嬰幼兒經常把物體放入口中。
雖然專業人員一直都在提及三手煙的危害,但對于公眾來說,并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和危害。
不過,最近一期的英國《臨床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團隊的一篇文章,給人們提供了直觀數據:這個研究團隊,對攜帶肺腺癌易感基因的小鼠進行實驗,發現幼年小鼠暴露在三手煙中會增加肺癌發病率,并且加劇病情。在研究中,4周齡至7周齡的24只小鼠每天暴露在三手煙物質中,小鼠吸收的煙霧濃度為每公斤體重77微克污染物,這個濃度與通常吸煙者家中嬰幼兒的暴露程度相當。40周對暴露小鼠進行檢查并與對照小鼠相比較后,發現接觸三手煙的小鼠肺腺癌發病率更高,與對照小鼠中已發病者相比腫瘤體積更大,數量也更多。
動物試驗并不能直接推論于人,于是后來該研究團隊又采用人工培養的人類肺癌細胞進行體外實驗。結果顯示,三手煙毒素能破壞細胞內的DNA(脫氧核糖核酸),誘導DNA雙鏈斷裂并促進細胞增殖和集落形成。這種損傷如果不能得到修復,則可產生基因突變,然后導致細胞癌變。
除了有人質疑三手煙的存在,還有人質疑,即便三手煙真的有害,對于是否致癌,和煙草劑量是沒有關系的,不是隨劑量增多致癌性就增大。
一種物質產生生物效應,分為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性效應。確定性效應是指,生物效應的發生概率和嚴重程度隨劑量發生改變,即劑量決定效應;隨機性效應是指,發生生物效應的嚴重程度不隨劑量改變,不存在閾值。煙草和酒精這類物致癌物,哪怕是一點點劑量或濃度,也可以誘發癌癥,尤其是對那些有基因突變,或攜帶有致癌基因以及免疫力較低的群體,如嬰幼兒和老年人,一點點三手煙就有可能誘發癌癥,并且癌癥產生后的嚴重后果一點不亞于吸了一輩子煙的人。
所以,全面禁止一、二、三手煙,尤其是禁止有屋頂的地方吸煙,是保護所有人的有效之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