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公眾號報道 尼古丁久攝成癮的說法有足夠充足的醫學根據,因為人畢竟是有別于自然界其他動物的,某種特定行為的背后,一定有著某些非生理原因。了解人吸煙的真正驅動是什么,是純化學依賴還是結合了一定的心理上的情節,也有助于我們理解煙民。
習慣性抽煙—括約肌欲望
拋去醫學字典上對括約肌的復雜定義,簡單的理解,人體幾乎所有的環狀肌肉組織都屬于括約肌,比如肛門括約肌(負責將便便夾斷),膀胱括約肌(和麻袋口一樣,負責把小便兜在膀胱里,松了就尿褲子)等等。所謂括約就是一張一合,一開一收,這是所有括約肌的特質,環嘴部肌肉也屬于此類。
由括約肌組成的器官表層通常都分布著極其豐富的毛細血管和神經元,這使得這些器官成為人體感知外界的途徑。欲望就來源于人們對這些器官產生感覺的向往和依賴。
如果你注意觀察,你會發現,有煙癮的人不吸煙的時候經常做的動作有幾個,一個是愛用嘴叼東西,比如筆,牙簽之類,再就是經常用手擦嘴唇,還有吃零食。這都體現了這種括約肌欲快感通過潛意識的支配能量之巨大。
括約肌欲望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但之所以有人比較強烈,有人卻比較遲鈍,這也和每個人存在的狀態有關。除去純生理的原因,人對外界的敏感,來源于不安和恐懼,而敏感本身是一種保護意識。人在一個相對焦慮的情況下,某些感覺或者說欲望會比較凸顯;反之,一個相對安逸和平和的狀態下,這些感覺和欲望會比較遲鈍。
自我顯擺
有的人吸煙,為的是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拿出一盒裝璜漂亮的高檔香煙,取出一個精致的打火機,叭嗒一聲點著香煙,做出叼著名牌煙的洋洋得意之態,令自己愉快。
在煙草消費中,炫耀性消費的作用十分巨大。抽名牌煙就包涵著種種暗示,是經濟實力的表現;社會地位的表現;也是一種精神狀況的表現。率先開放而富起來的地區,人們普遍吸外國牌子的煙,不是專業人員或深諸此道的人甚至分不清到底這些煙好在哪里。炫耀性消費可以說是一種"為他人"的消費,眾人皆無我獨有,眾人已有我獨高,這種自我炫耀絲毫不足取。
為了合群
受同事、伙伴的影響,模仿其行為。有人認為吸煙的人一般都比較合群,性情怪僻者少。
自我傷害傾向
吸煙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我虐待和傷害的傾向。
很多青少年吸煙是對父輩傳統的逆反和顛覆。就因為父母和師長制定了是非和規則,就因為吸煙是不好的,是傷害身體的,是墮落和頹廢的表現,所以,孩子們偏要如此,就是要明知顧犯,不惜用傷害自己身體的方式,同傳統對抗,而且樂此不疲。
成年人有些也會有這樣的心理傾向。這里強調的是,不是因為吸煙的快樂大于對身體造成傷害的痛苦他們才選擇吸煙,而是事實上他們就是沖著吸煙所帶來的痛苦而去。他們清楚吸煙所能造成的傷害:眼睛被熏的無法睜開,身上頭發上難聞的氣味,口臭,咳嗽,肺癌的危險,他們無一不明。但仍然沉迷和陶醉,無法自拔。
其實很多文字、藝術工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自虐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他們總是在自虐中尋找靈感。作家、作曲家、畫家經常喜歡“晝伏夜出”,生活沒有規律,極嗜煙酒。
其他方面心理滿足
包括前面提起的消除不安全感,迎合括約肌快感而產生的滿足。
小孩覺得酷man
很多小孩子吸煙,原因并不是尼古丁成癮,而僅僅是為了效仿大人,把吸煙的動作當成了一種成人的儀式。成年人吸煙也會附加一些其他心理,比如吸煙的動作會比較man,比較酷,在煙霧中思考的動作會比較深沉和成熟,等等。
女人覺得時尚
其實幾乎所有吸煙的人都會不自覺的在心理給吸煙加上一個概念,一個理由,使得自己的行為更好解釋——雖然是自欺欺人。女人更是如此,纖纖素手夾一只細長的摩爾,很多女人認為這體現了一種嫵媚,也有的女人認為這是一種時尚和品位的象征。
就是喜歡風格
比如比較喜歡煙的顏色,煙盒的顏色和樣式,喜歡煙的味道,喜歡煙的排列方式等等。這如同把煙當成類似帽子,圍巾一樣的飾物一般,只對東西外在形式感興趣,并無其他期望。
禁煙令對于煙民的意義
對于煙民的考驗
過去,煙民說“抽煙是咱自己的事”,飽受“二手煙”之毒的非煙民也無奈地說“抽煙是人家自己的事”。所以,吸煙者理直氣壯,不吸煙的“也就那樣了”。現在,不能那樣了。
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一旦成為規章條例,就有了法治的根據和法律的保障,作為公民的我們,作為煙民的我們,就一定要“個人服從全局”。煙民接受考驗,題中應有之意是,從此之后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了,這時候要犯了煙癮,一定使盡渾身解數克服、克制。
公德意識也許在這個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想一想,國家不讓咱在公共場所吸煙一定有國家的道理,因為這世界上并不是就咱煙民過生活,還有比咱煙民多得多的不吸煙的人。咱吸煙的也許不把健康當回事,但再不能不把人家不吸煙的健康不當回事。話說回來,咱煙民就真的不把自己的健康當回事嗎?這,可能就是絕大多數煙民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公德意識。
禁煙令的意義,也可能只是一種導向,通過這種導向,來達到一種文明生活習慣的最終養成,讓人們自覺地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禁煙令的真正效果,在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其中的責任,有一部分是在大多數非煙民身上,還有一大部分是在不占多數的煙民那里。但這部分是責任,更是一種考驗。是對煙民強化公德意識的考驗,公共場所不吸煙,可以吸煙的地方文明吸煙,應該是煙民的基本常識。
(據中國網編輯整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