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公眾號報道 近來,一味鼓吹服用藥物來戒煙觀點塵囂直上,讓那些想依靠自己的毅力嘗試戒煙的人感到泄氣。而且,近年來,戒煙的過度醫療化和藥廠商業利益的滲透,成為戒煙政策制定方面爭論的焦點。
悉尼大學公共衛生學榮譽教授西蒙?查普曼和同事羅斯?馬克肯奇在2010年《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卷》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他們通過分析已有的醫學文獻發現,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戒煙成功者并沒有借助醫療輔助。而“醫療化戒煙”行為的不斷增多,則是醫藥公司明顯的利益驅動的結果。
查普曼等人研究發現,在已發表的有關戒煙的論文中,大多數都是有關醫療輔助戒煙的,而這些研究中的大多數又都是由生產戒煙藥物的藥廠資助的。查普曼認為,商業利益歪曲了戒煙的研究,在藥廠資金的支持下,研究者被金錢牽著鼻子走,很多人與藥企的公關行動和廣告相配合,把科學研究與公眾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藥物戒煙的路子上。
早在1986年,就在尼古丁替代療法推出幾年后,美國癌癥學會就在一次會議上宣布,美國3700萬戒煙的人中,90%都是未經醫學輔助而獲得成功的。組織上述會議的西班牙全國控煙委員會發言人卡多巴承認,在西班牙,90%的戒煙者也都沒使用過戒煙藥物。
藥物輔助戒煙被宣稱使戒掉香煙的機會增加兩到三倍,這一說法是建立在大量臨床試驗的基礎上的。對此,查普曼指出,通過參與臨床試驗而戒煙的人群,和現實生活中自然戒煙的人群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哪種途徑戒煙的效果更好,應該通過大規模的人群調查來證明。
去年1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尼古丁替代療法在幫助吸煙者長期戒煙方面不起作用。而這項研究結果,迅速招致相關醫藥行業和一些戒煙醫學專家的抨擊。
實際上,輝瑞主推的戒煙藥物暢沛還因其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和對心臟的影響而一直受到爭議。美國FDA對暢沛藥添加的警告提示告知消費者暢沛可能會導致服用者酒精耐受性降低,有時出現健忘以及攻擊性反常行為等副作用。此外,FDA表示,在審查了輝瑞公司提交的新研究數據后,決定保留暢沛藥上關于“自殺行為以及其他精神方面副作用”的黑框警告,黑框警告意味著最嚴重的風險。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已經禁止飛行員和空中交通管制員服用該藥物。
腹泄、惡心、睡不著覺也就算了,卻還會有自殺行為?我只是想戒根煙,而你卻想要我的命?知道真相的我后背發涼,趕緊抽根煙壓壓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