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移栽前夕的4月27日夜,河南省盧氏縣范里鎮柏坡煙葉收購點舉辦了一場煙葉移栽技術專場培訓會,該縣煙草分公司主抓煙葉生產收購工作的副經理張玉林應邀到會主講,轄區60余戶職業煙農戶戶出人到場參訓,學技術長本領的熱情空前高漲。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類似于柏坡收購點那樣大大小小的煙葉技術培訓會,在盧氏縣已開辦了167場(次)。在短短4個月內,盧氏縣何以舉辦如此多的培訓,而且煙農還爭先恐后、百聽不厭?經調查,原來是基于以下三種原因:
培訓“普惠制”,形式靈活廣受益。該縣緊跟“人人持證,技能河南”時代步伐,邀請國家及省市專家開展縣級層面大型培訓,組織縣分公司生產技術人員分鄉鎮開展中型培訓,安排站點生產人員赴村組和利用下田間地頭指導生產開展小型培訓,并通過縣融媒體中心“農廣天地”播放電視節目、以站點為單元開展“微信群聊種煙”的微型培訓,發放煙葉生產環節宣傳明白紙進行閱讀培訓,把最新最權威的煙葉種植技術,向鄉村抓煙干部、煙站點工作人員、村組技術員和廣大煙農傳播,使會種煙的煙農技術變得更精湛,幫新加入的種煙戶盡快入門,通過科技興煙,助推質量興煙登高望遠,進而確保煙葉高質量發展預期目標得以實現。
培訓“連天線”,時代步伐緊跟上。該縣始終堅持以煙農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穩定煙農隊伍、加強基層服務、提升產業發展后勁角度出發,不斷加大職業煙農建設力度。他們邀請來的大專家,均是當前活躍在全國最前沿的煙草栽培方面的權威人士,了解全國煙葉產業政策,洞悉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方法,掌握如何因地制宜產出市場緊俏的優質煙葉,通過取長補短,實現越己成長,進而實現煙農、企業和地方利益多贏。同時,也引進了國際國內有關煙葉栽培、烘烤等前沿技術,給偏僻一隅的盧氏煙區帶來了無限創新活力,營造了濃厚的科技興煙、質量興煙氛圍,避免思想陳腐、固步自封和井底觀天。
培訓“接地氣”,把脈問診實用多。該縣充分發揮 “煙農夜校”的場所及區位優勢,利用農閑及晚上時間,按照煙葉生產“五關十六環”應季所需,采取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因地施教方式,積極向煙農宣傳煙葉生產技術,幫助煙農解決煙田輪作規劃、拔稈整地起壟、配方施肥噴藥、培育高莖壯苗、小苗井窖移栽、大田管理、防雹防病減災、采收烘烤分級、上市交售等環節遇到的疑難雜癥,確保煙葉田間長出好表相,烤出好等級,分級交售賣出好價錢,助力煙農效益最大化,進而實現“煙葉穩,煙區美,煙農富”的終極目標。
“掐指算來,今年前4個月,俺村煙農已經趕場接受了5次大中型培訓,田間地頭、微信群、縣電視臺播放講座和技術明白紙等微信培訓更多,煙農學習勁頭足、有興趣,普遍認為這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前期培訓不落場,中間和后續培訓也同樣會受熱捧。”柏坡村村支書村主任李獻民說。
“俺是種煙20年的鐵桿煙農,趕煙葉培訓大集都說不清有多少場了,但是只要聽說家門口有培訓,無論再忙俺都會去趕,每次都會有新收獲,運用到實際中,還真實用。今后只要有空閑,俺會繼續參加,只有掌握了新技術,種煙才不會瞎忙活。”沙河鄉果角村種煙大戶王天軍說。
“推動煙葉恢復性發展,并在推動‘豫煙崛起’大潮中擔當奉獻,是我們盧氏煙草人不變的追求,也是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我們一定要把培訓工作搞徹底搞扎實,變過去的‘配菜式’培訓為‘點菜式’培訓,讓煙農夜校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智囊團’‘大講堂’和‘好幫手’,成為煙農增收致富的‘孵化器’,多為工作上水平、質量上臺階培養出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技術性管理人才和煙農隊伍,為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人力基礎。”提及未來培訓方向及做法時,盧氏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席東峰滿懷信心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