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子午鎮依托各鄉鎮特色地理、文化資源,以農業生產為基礎、地區優秀文化為內核、鄉村旅游為載體,積極推動鄉鎮農文旅融合發展,跑出了一條“以農促旅、以文興旅、以旅助農”的新賽道。
壯大產業“主引擎”,幸福生活路更穩
清晨、微雨。沿街行駛,一路便可聽見榨油機“嗡嗡嗡”的聲音和雨落時的“滴答滴答”聲。
循聲走入一家榨油坊,油坊里等候著六七個榨油的人。油坊老板叫楊信龍,今年38 歲,家住子午鎮法邑村頭村6組,經營油坊已有五六年。
“這些菜籽基本都是去年煙后種下的油菜打出來的,現在的收購價格是七塊四,像我們種的一畝田能產280公斤到300公斤菜籽,油坊人多的時候一天也能賺到一兩千塊?!?/p>
楊信龍油坊有兩臺機器,榨油費每公斤四毛錢,積少成多,一年下來油坊能賺五六萬元。菜籽榨油后形成的油枯是優質的飼料原料和有機肥,一公斤油枯市場收購價格是兩元。楊信龍年輕、腦子靈,不僅是油坊經營好手,更是種養殖能手。2022年一家人種了14畝烤煙,有幾萬塊的收入,又養了兩三百頭豬,養豬賣錢又有一筆十多萬的收入。
在子午鎮,像楊信龍一樣種烤煙、經營油坊的有二十多家,法邑村有八家。“自己榨的菜籽油口感好,自己吃之外,還能將剩下的賣出去賺錢?!狈ㄒ卮宕逯娲妩h總支書記楊錫侯說。楊錫侯是村黨總支書記,也是名副其實的“吃螃蟹”第一人。
2022年,鎮上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雞樅菌種植項目,第一次種植,大伙兒都持觀望態度,楊錫侯第一個站出來,還說動了五戶人家主動帶頭干。“自己先試試水,今年就有收益了,目前看來還不錯,收益好了就帶著大家一起發展?!狈N田摸索多年,楊錫侯打造了自己的種養殖產業基地。
近年來,法邑村經濟收入發展主要靠種植烤煙等經濟作物,2023年村里種了近五千畝水稻,一萬五千畝玉米,五百多畝魔芋......小春預計輪作種植油菜、豆子、青菜等,盤活農田資源,增加收入。
法邑村是子午鎮高質量發展的一隅,全鎮立足區位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持續發展支柱性產業,強化高標準農田改造建設,加快糧煙協調發展,夯實發展基礎,端穩農戶“飯碗”,讓鄉村振興的步子邁得更自信更沉穩。
雨中的以口夸村。張靜梅攝
打好區域特優牌,振興致富路更寬
告別法邑村,穿過元雙路,一路來到子午鎮東南方的以口夸村委會,村口牌坊大門高高聳立。踏著青石板路,一路向里走,細雨綿綿中,幾名參觀者正在特色打卡點合影留念,村黨總支書記唐正芝一路走,一路介紹:州級保護文物彝族“向天墳”、千年黃楝茶古樹、驃川八大碗、中國詩歌小鎮......古村落的厚實韻味躍然眼前,活泛心間。
“驃川八大碗都是驃川壩子的傳統菜,是過去紅白喜事才能吃得到的,有酥肉、血炒肉、珍珠圓子、百合丸子......”以口夸“八大碗”傳承人楊榮楷開心地介紹著。
2022年3月8日,在子午鎮黨委政府的鼓勵支持下,楊榮楷一邊種著十多畝烤煙,一邊乘著文旅融合發展東風,開起了屬于自己的農家樂。2023年全鎮充分挖掘煙后萬畝油菜花資源,融入驃川特色文化,組織舉辦了驃川油菜花海藝術節。楊榮楷農家樂也迎來了客流高峰,客流最多時候每天有300多人。
“今年種了12畝烤煙,還有一部分水稻,最忙時候請一些工,農家樂和種田兩不誤?!比缃?#xff0c;楊榮楷成功成為了鎮上一二三產業兼容并蓄發展能手之一。談起以后,他篤信在村文旅發展帶動下,大伙兒生活會越來越好。
以文興旅,美了村貌厚了里子。步入以口夸村文化大院,濃濃的民俗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它是以口夸村村民民俗文化記憶的濃縮和載體。文化大院面向村鎮學校等機構開放,每年都有學校帶著學生前來參觀學習,先輩名人、燈獅燈神、農事五谷......一代代人在觀摩實踐中學習,感受體味具象生動的鄉愁。
“詩社要吸納更多有基礎的農民詩人,通過興趣班,從娃娃抓起,壯大隊伍。下步也在籌劃舉辦煙葉豐收節、萬壽菊文化節等,把詩歌、花燈表演和村里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讓這些東西也成為大家的收入來源。”楚雄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天學介紹。
唱好詩意情懷歌,走好特色致富路。子午鎮在打造特色典型,多產融合、縱橫聯動發展中,既秀出了鄉土風情和地域特色,也“繡”出了人民幸福生活新藍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