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中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默默無聞卻滿懷熱忱,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以客戶滿意為準則,始終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踏實有效的解決客戶的需求,為千家萬戶送去一縷煙火氣,在真情服務中暖人心。
舊門臉描出新盼頭
“李嬸,咱把煙柜挪到門口,價簽換成新的,保準客人多看兩眼!”客戶經理王鵬蹲在逼仄的店里,手里攥著抹布擦玻璃。
“聽你的!這店面一敞亮,我心里也跟著透亮!”李嬸笑著抹了抹眼角,身后貨架上卷煙按顏色深淺排開,像道雨后初晴的虹。
春寒未散,江西九江城區煙草專賣局的腳步卻踏得溫熱。這一年,他們化身“煙火修補匠”,用三縷春風——扮靚門臉、牽線資金、修好“吃飯家伙”,讓街角小店在瑣碎日子里重新挺直了腰桿。
在城區煙草的記事本里,困難客戶的店面從不是“幫扶任務”:幫獨居老人調貨架高度,是為讓他少求人抬一次輪椅;替夫妻店粉刷熏黑的墻面,是為擦掉多年油漬壓著的嘆息。黨員志愿者小陳曾蹲在地上兩小時,只為把吳奶奶的卷煙擺成“笑臉”造型:“貨架是門面,更是臉面。咱得讓街坊路過時,瞧見他們的精氣神。”
如今,像李嬸這樣的很多老舊店鋪悄然蛻變——綠植點綴的煙柜成了“打卡點”,定制低位貨架讓殘疾客戶理貨不再佝僂,LED燈帶照亮的不只是商品,還有店主眼里的光。
圖為營銷人員幫扶困難客戶完善終端陳列
微信群里的“設備急診室”
深夜11點,終端機黑屏的提示音驚醒了王哥。他哆嗦著拍視頻發進“設備急診群”,兩分鐘后,客戶經理小陳發來語音:“按住電源鍵十秒,對,就像給手機重啟!”這群里沒有高深術語,只有“拍視頻、發語音、等回復”的救命三招。
如今,“急診群”成了小店們的定心丸:簡單故障2小時遠程解決,復雜問題48小時上門。
貸款到賬聲,是生計在發芽
“叮——”到賬提示音響起時,劉姐正盯著空蕩的貨架發愁。三天前,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提交貸款申請,資金專項用于卷煙訂煙。“還以為要跑斷腿,結果客戶經理視頻教操作,連銀行門都沒進!”
這筆錢來得悄無聲息,卻像春水漫過旱地:有的用它填滿貨架,有的山區小店用它點亮LED店招。客戶經理小丁說,最動聽的聲音不是“感謝”,而是貸款到賬時,店主們長舒的那口氣:“那聲音輕得像雪化,但你知道,凍住的日子解封了。
圖為營銷人員指導客戶進行線上數據化操作
街角小店是城市最細密的毛細血管,藏著最滾燙的人間煙火。我們學著把身子再彎低一寸,把耳朵再貼近一分,所謂使命,不過是把時代的霜雪,釀成滋養眾生的甘霖;所謂擔當,不過是讓每一縷微弱的星火,都能照亮屬于它的長夜。服務如針腳,縫補著市井生活的細碎裂痕。江西九江城區煙草會將這份"用心"化作細密的針腳,用最樸實的邏輯書寫答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