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江海,波瀾壯闊。
在通江達海的江蘇,擁有60多年歷史的卷煙品牌“南京”,積累沉淀、發展成長,猶如細浪成潮——從地方到全國,從先行到標桿,它在新時期煥發新活力,以挺立潮頭的姿態引領著中式卷煙細支品類的創新發展。
時間見證奮斗的榮光。去年,“南京”品牌迎來里程碑式的新突破,在“136、345”品牌發展目標賽道中實現了更高層次的雙站位。
透過量質并舉的發展成色,冷靜觀察“南京”品牌,不難發現,賦其勢能、注其活力的是行業的改革發展、企業的變革創新與市場經濟的繁榮活躍——換句話說,是因勢而謀、應時而變、順“市”而為,成就了這個“老品牌”的脫胎換骨,“南京”的成長之路蘊含著諸多啟示。
在大局大勢中把握戰略走向
歷史的年輪鐫刻奮進的足印。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置身于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局,置身于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大勢,這一年,在江蘇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發展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標注——
結構效益邁上大臺階的“南京”品牌,在“136、345”品牌集群序列中鎖定新站位,成為全國第6個達成“4”的目標的卷煙品牌,稱其為“大品牌”,可謂名副其實。
“南京”品牌何以從小到大?從效益貢獻來看,細支煙占比過半,這正是“南京”品牌成長壯大的關鍵所在。如果深入歷史,更是清晰可見——時代的關口前,正是企業在大局大勢中把握了品類創新的戰略走向,才將“南京”品牌引向了全新的發展時空。
回溯到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大眾的消費觀念發生變化,呈現從單一化消費轉向個性化消費的趨勢,消費結構也開始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以消費者為主導的“消費時代”悄然來臨,呈現新、奇、快、全等特點的消費浪潮,帶動市場進入瞬息萬變的新局面。
在這種形勢下,行業“卷煙上水平”的戰略方針和“532”“461”的品牌導向有力地傳遞出打造大品牌、建設大企業的明確信號。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大市場,品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市場對產品創新的需求更加強烈。
新的關口,何去何從?江蘇中煙用行動回答,闖新路才會有出路。
外部品牌林立、競爭激烈;內部亟需轉型、換擋提速——面對新時期內外部環境的諸多挑戰,江蘇中煙因時應勢、布局落子,戰略指引“南京”品牌承接細支品類創新轉型,從此走上了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新路徑。
2006年,江蘇中煙以國內第一款細支煙開啟細支元年。三年后,經過精心研制的“南京”(炫赫門)一上市,便迅速卡位新藍海,全新形象刷新了消費者對“南京”品牌的固有認知,成為卷煙市場的熱品。“南京”,這個穿越半個多世紀的老品牌,由此開啟了創新發展新階段。
2010年,以“紅學文化”為主題的“南京”(十二釵烤煙型)乘勢而上,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南京”品牌走向全國的步伐越來越快,這個細支煙品類的先行者,逐步成為引領者。
把握風口就是把握未來,大視野下的品類創新彰顯了大企業的前瞻意識、戰略魄力與革新意志。
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黨的十八大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實踐中,行業品牌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與壓力。
江蘇中煙新一屆黨組審時度勢,提出“建設時代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做大做強品牌為核心,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他們以戰略上的精準定向、梯次化的精準布局,全方位增強“南京”品牌的競爭優勢,不斷提升其在細支品類上的引領力。
2014年,“南京”(雨花石)的研發上市填補了高端細支煙市場空白,它的出現對于江蘇中煙意義不凡——
經過幾年發展,細支煙消費已成氣候,競爭局面日益激烈,而當時市場上的細支煙均以中低檔為主,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江蘇中煙認為,必須在供給側發力,推出細支高端產品,填補完善細支煙產品鏈條,形成新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細支煙高端消費觀念尚未形成的當時,這無疑是一步險棋。然而,江蘇中煙再次以戰略膽識突破思維定勢——“南京”(雨花石)一鳴驚人,它打破了品牌價值感的天花板,將品牌競爭著力點向上延伸,其所釋放的新動能,推動“南京”品牌梯次化布局逐步形成,品牌展現出強勁的成長進位態勢。
更重要的是,“南京”(雨花石)為行業品牌發展走向帶來了積極影響——它打開了細支煙高端化的大門,帶動了細支煙市場的整體提升,為產業推動結構升級開辟了細支化、個性化、高端化的全新路徑。
其勢已成,其興已至。以“南京”品牌為代表的新品類蓬勃發展,一批競爭力較強的卷煙大品牌正在形成。江蘇中煙黨組認為,打造大品牌不僅僅是為企業自身,更是助力中式卷煙做大做強的職責所在。從“532”“461”到“136、345”,他們以強烈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在打造大品牌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進取,一條以規模為基礎、以結構為導向的品牌發展路徑不斷延伸。
在創新求變中塑造時代價值
時代前進的腳步一日千里。
創新求變,是江蘇中煙緊隨時代步伐推動改革發展的“關鍵變量”和“最大增量”。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堅持走創新發展的路徑,是“南京”品牌煥然新生的密碼,創新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了領先地位。
事實上,創新是蘇產品牌與生俱來的基因。早在1956年,勤豐煙廠(南京卷煙廠前身)克服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的現狀,自主設計發明“短葉切頭”等新工藝,經過不懈創新,試制成功并投產“南京”牌卷煙。
進入新時期,江蘇中煙把創新擺在企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依靠創新促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品牌強筋壯骨。風口起飛,離不開創新這個關鍵推動力,從打造一個新品到引領一個品類,“南京”品牌在細支品類上的標桿引領,折射出其發展的強勁動能。
秉持“創新驅動、技術領先、示范引領、領跑高端”的價值追求,錨定“專精尖”的目標要求,圍繞“低焦、低害”的核心內涵,江蘇中煙聚力做大做強“南京”品牌,在自主創新之路上奮勇前行。
科技創新是塑造品牌價值的“金鑰匙”。
為了打開更廣闊的品牌發展空間,江蘇中煙以消費感知為原點,堅持開門搞科研,絕不閉門造車。按照“上市一代、儲備一代、創意一代”的研發模式,產品研發與市場調研有機銜接,消費語言與技術語言有效互譯,每一款產品的背后都有來自消費者的聲音。
這是一種螺旋式提升的研發過程,目的只有一個,確保新品成功率,讓產品像針尖一樣扎進市場,穩穩占有市場。
走上細支化道路的“南京”品牌,在消費者眼中可能只是煙支“變瘦了”,殊不知“功夫在詩外”——產品研發,是一條由形到神、由外而內的過程。既要低焦低害,還要保持風格,為了實現兩者兼有,十多年來,江蘇中煙科研團隊攻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經過數字化配方調和,“南京”品牌的風格特征更為顯著;在多種前沿技術的加持下,細支煙的“粗支效應”進一步彰顯;通過設計優化配方結構、香精香料配比等,低焦低害成效顯著……科技含量帶動品質升級,江蘇中煙的自主研發能力也在不斷增強。2015年,他們參與主導了行業細支煙生產制造標準重大專項工作,為中式細支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和行業標準,實現了由引領者到定標者的又一次跨越。
創新,向更高層次邁進。
2021年9月30日,在江蘇中煙技術中心,江蘇中煙與鄭州煙草研究院“降焦減害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是江蘇中煙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國家局部署深入推進降焦減害戰略的有力實踐。聯合實驗室作為共創平臺,表面看是產學研的“加法”動作,實際上將會帶來“乘法”的倍增效應,雙方將在這一高層次科研平臺上強化降焦減害技術的融合升級和集成應用,深化“低焦、低害”品牌內涵的同時,推動降焦減害專項研究實現新突破。
如果說是科技賦予了“南京”品牌“硬核”力量,那么品牌內涵的延展,依靠的是別具一格的理念創新、文化賦能。
打造細支煙伊始,江蘇中煙就認識到了文化的獨特魅力,將塑造品牌文化放在突出地位。九五系列、紅學文化系列、都市文化系列……在豐富品牌布局的過程中,“南京”品牌吸納了豐富的文化元素,歷史厚重感與地域獨特性、自然美與人文美交相輝映,鮮明的文化韻味傳遞出強烈的感染力,成就了“南京”獨特的品牌氣質。
在江蘇中煙,創新實踐不是區塊化、單點式的,而是全鏈條、持續性推進,無論是實驗室還是煙葉基地、生產一線,創新改善無處不在、豐富多元。
圍繞原料保障這個品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他們從頂層設計做好煙區布局優化,增強原料資源要素與品牌需求的匹配度,深化原料工藝技術研究應用,最大程度增強配方的穩定性,以確保煙區氣候環境在變,但產品質量標準不變、風格特色不變。
圍繞生產制造這個品牌發展的重要支撐,他們著力打造智能制造的新引擎,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推進“規模+柔性”生產方式的創新升級,努力構建市場響應更快、生產效率更高、資源配置更優、產品質量更穩的現代化智能制造體系,推動生產力布局的優化升級。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創新,早已注入到江蘇中煙人“因你而卓越”的卓越文化精神之中。新時代,面對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下的高質量發展命題,他們將繼續在創新中積蓄勢能、超越自我,塑造大品牌助推大發展的更強優勢。
在順“市”而為中邁出穩健步伐
十多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市場狀態的變化,品牌發展從“增量分享”逐步走向“存量分割”時代。
對工業企業來說,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而“南京”品牌的成功,成為江蘇中煙近幾年來最大的發展亮點和核心競爭力。分析它的成長之路,背后離不開江蘇中煙順“市”而為的品牌戰術。
在“136、345”品牌發展目標導向下,江蘇中煙主動順應數字時代消費升級趨勢,充分發揮工業企業品牌培育主體責任,與商業企業一道探索工商協同新機制,把數據作為產業鏈賦能的動力源,建立工商共育品牌的新模式、新方法,加快推動實現對市場的精耕細作和快速響應的營銷改革,落實“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處謀勢,實處落子。
為了培育品牌、“插柳成蔭”,江蘇中煙立足市場原點,品牌協調各方,努力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以穩中求進的節奏呵護品牌狀態。去年,他們借助全國卷煙營銷網絡建設現場會在江蘇召開這一契機,構建工商協同新模式,植根江蘇煙草商業系統“四大體系”網絡資源,探索構建了“三個新機制”——
突出戰略牽引、數據驅動、平臺支撐,合力構建開放共享、三方聯動的工商協同培育品牌新機制;
突出前瞻把握消費、高效滿足消費、精準引領消費,合力構建供需雙向傳導的面向消費者的營銷新機制;
突出理念融合、組織融合、職能融合,合力構建同頻共振、高效協作的營銷人員精細化管理新機制。
“三個新機制”聚焦品牌,一系列營銷變革逐漸深入展開。
數字化轉型成效尤為明顯。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戰略,江蘇中煙不斷提升數據生產力、平臺生命力、模式生長力,市場洞察分析更為科學精準。大數據經過模型化分析、標簽化管理、畫像式應用,形成一套多維立體的數字化坐標系,能夠實時精確地檢測品牌狀態。
加速流動的數據,猶如紐帶將工商零消銜接得更為緊密,又如石子投湖激起漣漪,帶動了營銷隊伍的專業化轉型。
近年來,江蘇中煙對營銷隊伍進行重新定位,接軌前沿營銷,更加突出新零售、大數據采集與分析、品牌維護與培育等能力,推進了資源要素有機整合、人崗事高效匹配,加快實現營銷業務流程和核心能力的整體再造。
他們探索建立了面向品系的品牌培育維護負責制,在“南京”品牌運行中,設置了品牌經理、品牌專員等角色,進行品規的專項運行維護。例如,針對“南京”(大觀園爆冰)、“南京”(炫赫門炫彩)等新品,建立從產品策劃到產品研發培育的全流程管理,激發品牌培育活力;針對“南京”(雨花石)、“南京”(十二釵烤煙型)等主導品規,增加資源投入力度,豐富培育維護方法,定期評價培育維護效果,拉長主導品規的產品成長期和成熟期。
以大視野布局大市場,以大市場培育大品牌。
在數字化轉型助力“南京”品牌穩步提升的同時,江蘇中煙置身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圍繞大市場目標推進市場布局優化,形成了新的市場格局,帶動了中部市場顯著升溫,南方市場破局成效初顯。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品牌較好的發展勢頭中,江蘇中煙黨組始終保持冷靜頭腦,把握好穩與進的辯證統一。“十四五”新征程,他們堅決貫徹行業“十六字”方針,將保持良好市場狀態與品牌平穩運行放在優先位置,以“進”增添“穩”的成色,以“進”夯實“穩”的基礎,以“進”拓展“穩”的空間。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頭。江蘇中煙黨組書記、總經理曾獻兵表示,他們將繼續跋山涉水,向著更高目標進發,以創新實干書寫新時代的優異答卷,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