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市場份額首次超過5%,2020年市場份額——接近兩位數——取得歷史性突破之后,細支煙在2021年保持了兩位數以上同比增幅且絕對增量反超中支煙,在粉碎掉對于細支煙增長乏力、中支煙市場分流的擔心的同時,細支煙的結構提升一改前兩年的溫溫吞吞、拖拖拉拉,去年的單箱批發均價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三分之一、超出萬元有余。
事后諸葛地看,今天的細支煙當然足夠繁花似錦、欣欣向榮,但在國內的起步成長其實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啟動與預熱,從2006年首款國產細支煙的上市到2015年市場規模也還不到80萬箱的樣子,同時還存在銷售結構、單箱稅利偏低,結構提升速度偏慢,低品牌集中度與高價區重合度,成本費用偏高等突出問題,制約了細支煙的成長與擴展。
從進入視線、加大投入到解決上述問題進而奠定現在以及將來的廣闊舞臺,細支煙完成了三次進化。
第一次,「炫赫門」引領的做熱與做大。盡管「夢都」開創了中式細支煙的先河,但更多人對于細支煙的概念源于「炫赫門」,那句「抽煙只抽炫赫門 一生只愛一個人」也將「炫赫門」的市場影響、群眾基礎演繹得淋漓盡致。自2009年上市以來,在經過起初階段的預熱之后,「炫赫門」在2015年直接從幾萬箱越過20萬箱,在2017年從不到40萬箱達到接近60萬箱。
2021年,在主動調減投放的前提下,「炫赫門」仍然有70幾萬箱接近80萬箱的體量規模,實現了全品規銷量第7位、二類煙第2位、細支煙第1位的銷量排名。「炫赫門」的成功,迅速打消了大家對于細支煙前景的顧慮,也為細支煙的細分突破做了極好的示范打樣。此外,細支煙與生俱來的個性和差異,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陷入瓶頸的創新焦慮。
加之一段時期現實的增長壓力,細支煙成為了穩定增長、拓展消費的最大寄托,也因此在較短時間吸引到了大量的品牌投入、產品投放,大家對于細支煙的態度寫滿了「熱切」兩個字,盡管市場和需求仍然處于調動與培養階段,榜樣示范、產業期待和品牌熱情構成了細支煙的最大助推,但這個時候有點「人菜癮大」的味道,水平良莠不齊,不少菜鳥互啄。
第二次,政策的糾偏與牽引。對于細支煙的「熱切」,曾經一度還被理解為細支煙對粗支煙——消費數量——的替代疊加,在焦慮和急切的情緒裹挾下,更急于復制「炫赫門」的成功,而不是借鑒「南京」細支煙的技術,以及關注2010年、2011年分別推出的「十二釵」系列,2014年上市的「雨花石」,2016年投放的「細支九五」。
大家的熱情集中到了規模快速做大、及時緩解壓力,大量的資源、經歷投入到了二類煙上,整個細支煙發展無序混亂、低質低效,到2017年,細支煙有10個品牌年銷量低于2萬箱,年銷量千箱以下規格40幾個。200元以下細支煙銷量比重接近70%,從2011年到2017年細支煙單箱批發均價年均增長只有3.5%。頭輕腳重,或許是細支煙在這一階段最直觀的寫照。
這種熱度很高、期望很大與基礎不好、狀態不好的強烈反差——隨著叫停二三類細支煙的市場準入、新品開發——在主動降溫的同時有了明顯改變,細支煙新品開發的節奏、速度逐漸回歸理性、更趨嚴謹,將資源、精力投入到圍繞一類以上產品的價值升級、結構提升上來。可以想象,如果繼續中低端規模擴張,細支煙在今天將會面臨什么樣的困難和問題。
第三次,「兩高」市場的主力化、主流化。圍繞新的政策導向,以高端產品細支化、細支產品高端化為載體,細支煙在積極響應消費升級、有效承載產業期待的同時,也主動順應了需求個性化、差異化,并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完成了從細分特色、有益補充到銷量主力、增量主體的角色轉換,極大地充實了增長動力,助推了結構提升。
到2020年,一類細支煙的銷量比重首次突破40%,2021年又進一步提升了3個多百分點,并提供了細支煙整體超過三分之二的增量貢獻。以一類煙整體而言,細支煙已經占據了七分之一以上的份額比重。在高價位市場,細支煙占據了四分之一份額,提供了超過40%增量。在純高端市場,細支煙也實現了五分之一比重,同樣提供了超過40%增量。
與此同時,一批明星品規也不斷地成長起來。截止2021年,有6個細支煙品規分別進入了高價位、高端市場銷量前20位,有4個品規進入普一類銷量前20位。這些品規,在做強做大細支煙的同時,也助力了品牌發展,尤其在「兩高」市場扮演了非常吃重的角色,為豐富市場供給、涵養品牌生態、提升品牌價值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這三次進化,成就了細支煙的今天,也提升了中式卷煙的內涵與價值。
細支煙的成長,首先體現了「更低危害、更少風險,更好滿足、更多舒適」。細支煙天然地具有低焦油、低危害的優勢,在突破最初的技術瓶頸之后,更進一步在突出舒適性的基礎上保證了滿足感。以細支煙為代表的創新品類,既順應了需求趨勢,又滿足了消費訴求。在這個意義上,這既是細支煙的突破,更是中式卷煙的提升。
嚴謹一點說,細支煙的第三次進化仍在進行時。很顯然,政策的引導支持、需求的積極響應是推動細支煙持續發展的根本支撐,但在技術創新、產品輸出等方面還不能止步、還需要繼續向前,因為現在面對的不是細支煙「有限選項」下的相對優先,而是新技術、新趨勢的全新挑戰、不斷挑戰,承載了防止分流、持續拉新的雙重使命。
我之前做了一個比喻,如果把粗支煙視為燃油車,把電子煙當作電動車,細支煙、中支煙則有些油電混合的味道,如何提升燃油車的經濟性,比如更好發揮彰顯中式卷煙「高品質、高香氣,低焦油、低危害」產品優勢,兼具電動車的智能化,突出更少危害、更低風險、更加鮮活,是細支煙的責任所在、機會所在,關鍵是用創新技術服務美好生活、滿足消費升級。
所以,細支煙的三次進化、第三次進化,仍然只是起點、新的開始,對細支煙的期待本質上就是穩中求進的堅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