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說煙草品牌的競爭進入到了“相持階段”,還為時過早。但從大背景看,整體社會消費回落,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深水區,品牌品質提升進入主賽道;從行業發展來看,行業的品牌集中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愈加充分,主價位段規模產品比較優勢不鮮明,“相持階段”的市場特征開始逐步顯現。
充分認知后一個階段將要進入“持久戰”,提前做好備戰的戰略和思想準備,無疑對煙草品牌具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煙草品牌持續向大、向強發展。
在行業“136”、“345”高質量發展階段目標的引領下,大品牌在結構優化的基礎上,保持主規格產品的持續擴張。一二類超百萬箱產品陣營在持續擴大,千元高價類產品也已經開始突破10萬箱規模。高價類產品的規模擴量,讓大品牌競爭更加殘酷,反饋在市場上,將是各顯其能、持續角力的過程。
第二,卷煙產品向實發展。
首先是品質向實,老規格產品的持續品質提升,以及新產品的科技創新,讓整體卷煙產品尤其是高端卷煙的品質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品牌的品質提升已經成為了主賽道;
其次是價值向實,卷煙的價值凝塑愈加貼近消費者,根據產品所面向的消費人群更加地精準表達,再也難尋以往那些“云里霧里”似的高大上產品口號;
另外,是特色向實。支撐卷煙特色的品類打造更加細分、科學和立體。如黃山的“石斛潤”,真龍的“凈香”體系等等,讓消費感知更加鮮明和豐滿。
第三,競爭耐力向小發展。
所謂的向小發展,指的是耐力的著力點變小,變得更加精準。體現在整體品牌主價位段產品更加明晰,單個產品訴求所針對的消費者更加細分,產品的市場占有更加細化。
比如,一個新品的推介不再強求“面”上的主銷城市多少,而更注重重點城市甚至縣級市場的單市場占有率和狀態,有品牌營銷的負責人笑稱之為“碎片化營銷”。而這種多維度的“小耐力”,將讓產品競爭更加復雜和持續。
“持久戰”需要“戰略正確”
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在當時產生重大的影響,首先是為膠著的抗日戰爭指明了正確的戰略方向:針對“亡國論”和“速勝論”兩種極端思想,毛澤東認為抗日戰爭必然是持久的,但勝利一定是屬于中國人民的,針對相持階段的不同特點,需要靈活運用游擊戰、運動戰和陣地戰。對于煙草品牌而言,清晰和正確的戰略定位和戰略認知更為關鍵。
進入到行業的“136”“345”布局是一個大的戰略方向,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需要每個煙草品牌更加精準的牟定,這也將始終指導著其未來的發展之路。當然,這需要每個中煙黨組的大智慧和大格局。
“持久戰”的競爭要義是“量變到質變”
既然是持久戰,就沒有了“速勝”的土壤,就要有“持久”的斗爭心態。一招制敵、一招鮮吃遍天、短期爆紅,這些都會離品牌的預期越來越遠。從量變到質變,首先是要有量。
在規則之內的品牌推廣傳播、市場培育、渠道維護、圈層推介、精準化終端營銷等等需要的是在精準、高效、創新的基礎上保持定力,保持持續推進和投入。在“相持階段”,不做或少做就是退步。
當然,品牌需要根據自身實力來區分主戰場、側翼戰場和迂回戰場,精準制導,分類施策,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