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品類范疇的延展,首先要清楚“品類”是什么?“品類”這個詞語應用在商業上,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寶潔將原來的品牌經理制改成品類經理制,即從一人負責一個品牌,變為一人負責一個產品類別。
彼時,它是一個管理概念,用于管理產品和零售領域。后來家樂福定義品類是:商品的分類,一個小分類就代表了一種消費者的需求。
直到2004年,里斯出版了《品牌的起源》一書指出:商業發展的動力是分化,分化誕生新品類,真正的品牌是某一個品類的代表。品類一旦消失,品牌也將消失。
此時,品類不再是一個管理概念,而是成為心智概念。而2020年,世界品牌專家戴維·阿克在《開創新品類》一書中則從品牌相關性的角度,揭示品牌增長的唯一途徑,就是要打造出顧客腦海中新的“必需品”,以此定義新的細分品類,并構建具有競爭壁壘的標桿品牌。
從上述品類概念的不斷演繹和精進來看,它是顧客在購買決策中所涉及的最后一級商品分類,由該分類可以關聯到品牌,并且在該分類上可以完成相應的購買選擇。簡單來說,品類是指的產品類別,是商品的單一利益點,是商品獨有風格的彰顯,也是商品與消費者橋接過程中的需求滿足與標識塑造。
“以某品類解決某種需求”,這是品類構建的目的和初衷,也是消費者用品類思考、用品牌表達的生動詮釋。由此可見,品類包含的范疇其實很廣泛,可以是商品獨有的原料、顏色、文化、理念、形態、感知等一切從其自身出發所演繹出的獨有風格和專屬特征。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來看中式卷煙的品類建設,其相較于品類概念本身所蘊含的諸多可打造范疇,目前煙草行業的品類構建還是相對單一了些。
前文已經提到,第一階段品類構建以原料特征為切入這一操作,使得很長一段時間內,各卷煙品牌將品類構建都圈定在了香型構建上。而在中式卷煙第二階段的品類建設風潮中,跳出“以香型塑品類的窠臼”雖然開始成為各企業追求的目標,集體動作就是強化消費者的心智認同與品類文化建設,但從實現效果來看,彼時的品類文化建設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提升品類價值進而提升品牌價值,并沒有在根本上實現創建新維度、擺脫以香型塑品類的初衷。
直到2009年細支煙在全國市場迅速走紅并火速興起后,行業的品類建設工作才逐漸打破了各品牌在品類構建上一直以來緊盯香型的這一認知壁壘,開啟了細短中爆煙支形態品類構建的“新品類”時段。時至今日,這一品類構建范疇的演繹與深挖仍在持續進行中。
從2003年到2022年,從中式卷煙品類構建的四個階段來看,近20年的時間里,煙草品類構建范疇更多局限于香型品類、煙支形態品類等,這著實有些保守和單一,其拓展速度和廣度都有待進一步提升。
當然,隨著卷煙品類構建呈現出的細分化、精進化、系統化和潮流化趨勢,一些品牌已開始嘗試以新角度提煉產品獨有風格和標簽屬性。
如有些品牌開始從心智感知方面提出“舒適性卷煙”的概念,力爭將品牌或產品塑造成這一領域的領軍者;也有些品牌開始從產品具體技術參數入手,提出低焦低害的方向打造與引領識別;更有品牌從地域文化的角度出發,打造品牌獨特的文化屬性和價值主張等……所有這些,綜合來看,都算是基于消費者心智認知和消費訴求雙向結合下的品類范疇拓延中的一種。
總體來看,香型品類構建達一定峰值后,消費變遷下衍生出了細短中爆煙支形態品類的構建;那接下來,當細支與中支這一煙支形態品類達到一定的飽和度之后,中式卷煙的品類構建會向著哪個方向延伸,新一輪品類革命又會落點到哪個新注腳處?這很值得思考和期待。
無論怎樣,品類范疇的延伸已正在路上,目前差的只是全新消費訴求的出現罷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