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生旦凈末丑,宮商角徵羽,一個人演好一場戲,就能夠成為優秀的演員、最后的主角。品牌年輕化也是一場戲,卻不能與演員殊途同歸。因為任何人都不會癡迷于一個精心喬裝、過度迎合、徒有演技在身,卻絲毫不真實的品牌。品牌年輕化不是主觀想象出來的年輕化,上一代人很難理解我們的興趣所在,而我們同樣很難把握到下一代人的真正喜好。
如今,時代的發展節奏極快,消費觀念不斷更迭,新世代消費者一波波崛起,且不同代際消費者之間的消費需求和觀念差異極大。
這時常讓很多企業感到焦慮:“如何保持品牌長青?”“如何煥發品牌生機?”“如何重新吸引年輕人目光?”“未來的增長空間在哪?”“結構提升的關鍵在哪?”“創新的側重點在哪?”等等這類問題,成為企業進行產品培育和市場營銷的核心課題,也似乎都與“年輕化”脫不了干系。
于是,對于未來,企業/品牌自然而然想要“年輕化”,向新而行。這也成了中式卷煙近年來不斷探索的老生常談的問題。幾年間,卷煙品牌關于年輕化的探索與實踐如星火燎原般席卷展開,不斷構建著屬于自己的品牌年輕化“劇本”。
總結起來,這些年輕化“劇本”大多集中在“廣義”的年輕化,即文化煥新、品系煥新、風格煥新、場景煥新等宏觀方面。期間,確實有一些出色的產品出現,并獲得了市場及消費者的青睞。但年輕化的范疇并非僅僅是廣義層面的年輕化,同時也應當重視“狹義”上的年輕化,即針對在消費中逐漸崛起的“年輕化群體”與“老一輩”核心消費群體相較,具備新的選品標準與價值評判標準,以此為新的機會,尋找新的年輕化發展路徑。
難點便在于此。總結起來,“狹義”年輕化主要出現過以下幾種“劇情”:命名潮流化、文案個性化、視覺酷炫化、推廣次元化。確實有一些產品踩中了痛點,獲得了一段時間的流量,但長久來看,這些“劇情”實際上都僅僅浮于表面。
未來,可以確定的是,對很多企業而言,推進品牌年輕化的過程,是感知年輕消費者的過程,是產品煥新升級創新的過程,是營銷迭代的過程,是謀求與年輕消費者“更持久地”同頻共振的過程,是“看見”未來、擁抱“后浪”的過程。但不能確定的是,品牌年輕化的廣義與狹義應當如何區分?狹義的年輕化到底應該如何進化和創新?品牌年輕化的受眾人群究竟是誰?到底什么樣的年輕化“劇本”才能成功打動消費者?
永遠有人正年輕。以《皮囊》里經典的一句話來形容品牌年輕化太合適:“我們都相信皮囊下,還住著一個靈魂。”現階段的品牌年輕化,顯然為品牌賦能“年輕的靈魂”比“獻媚的演技”更重要。如何賦予“年輕的靈魂”,讓年輕化向新而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