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觀察當下產品的走紅曲線,從根本來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款產品從爆款到長紅,其內在的上升邏輯是基于品牌的硬實力而生發出的市場動作。統觀當下行業內,一款產品從出現到爆紅,大概遵循以下邏輯路徑。
一、打造行業爆品邏輯路徑的變遷
細數當下行業至今出現的爆款產品,倘若以行業大單品的出現為時間線起點來規劃,“爆款大單品”出現之前筆者將其稱為產品走紅的“平滑曲線時期”,而在之后筆者將其定義為“波動曲線時期”。
所謂的“平滑曲線時期”,顧名思義,彼時行業的產品走紅曲線是一條按部就班、越滾越大的上升曲線,是品牌多年來的市場積淀而帶來的瓜熟蒂落。在這一時期,爆火的產品更像是溫水煮青蛙般的水到渠成。
往往是一個爆款的出現,其背后是一個甚至多個備受市場青睞的產品系列都在做品牌和口碑積累,如同一群驍勇善戰的士兵中間出現了一位將軍。諸如曾經的超高端四大天王“和大天一”,是各自品牌優秀基因的集大成者,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的追捧,其爆火的背后是厚積薄發的品牌沉淀。
所謂的“波動曲線時期”,指的是當下的行業,自以南京(炫赫門)為代表的“大單品”的爆火之后,人們發現,就算沒有其它產品做拱衛的單品也能擁有引爆市場的力量,瞬間點燃了行業對于打造“爆款大單品”的熱潮。此時各家品牌投入精力,瞄準風靡一時的消費熱點,推出了一些既叫好又叫座的產品,諸如貴煙(跨越)、玉溪(鑫中支)等。
從“平滑曲線時期”到“波動曲線時期”,打造爆款產品的曲線是從一條按部就班、不斷積累的平滑上升曲線變成陡然上升抑或下落的波動曲線。
在這樣的趨勢下,不論是老牌選手還是新銳選手,其爆款的打造邏輯為:尋找一個值得挖掘的點,即產品的特質化賣點,并圍繞這個核心賣點,不斷更新表達形式,用產品上的小創新+大聲勢的傳播矩陣,形成巨量的傳播聲量,勾起消費者嘗鮮的好奇心的同時,加以一定的市場營銷動作,營造出產品備受追捧的市場狀況。
但這也存在一些問題。眾多品牌在追求“一炮而紅”所帶來的巨大收益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產品內涵的打造與沉淀。當消費者嘗鮮的熱情消逝時,產品“人走茶涼”的市場狀況時有發生。從當下的市場結果來看,“爆款大單品”更像是品牌面對不斷變遷的消費趨勢而進行的一場有益探索,或者從另一種角度來說是一種押寶。
二、硬實力才是產品長紅的硬道理
一款產品從爆款到長紅,歸根到底拼的是品牌的底蘊和產品的硬實力。走紅的點,不是消費者長期消費的消費動機。消費者的嘗鮮性不具備延續性,而品牌特質化的追尋,在于對消費者的俘獲,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熟悉的口糧化。
產品終歸會回歸到對自身產品品質以及品牌底蘊的比拼,硬實力才是產品長紅的硬道理。而產品的硬實力,不僅是品牌說了算,更是零售戶和消費者說了算。而產品的硬實力表現,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首先是穩定的市場價格。從產品的市場表現來看,新品出現一定的市場溢價是眾所公認的事實,這里面既有品牌營銷和零售戶的推力,更有消費者追新求異的拉力,屬于正常的市場生態。適當的溢價有利于產品的市場動銷,而過高的溢價則會造成產品的市場狀態不穩,一旦供過于求,則會出現斷崖式的價格回落,損傷三方利益。因此對于品牌、零售戶和消費者而言,維持產品穩定的市場價格屬于三方共贏。
保持穩定的市場價格,首先需要品牌對維持產品的市場價格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性支持。如產品溢價過高時,則需要品牌在穩定產品投放數量時,讓利給消費者和零售戶,開展一系列針對消費者和零售戶的讓利活動,如掃碼抽獎、零售返利等促銷減囤的刺激性活動,在減少零售戶囤貨現象的同時,保護消費者利益;當產品價格回落時,品牌需要加大營銷聲量和加快營銷動作,不斷傳遞品牌價值觀和產品核心賣點的輸出,進一步加深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促進消費,更要持續穩定產品的市場投放狀態,維穩市場。
其次是過硬的產品品質。可以說,過硬的品質是產品能夠保持長紅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觀當下具備長紅品質的產品,除了最重要的產品原料優勢之外,均需要具備以下三種特質。
文化特質。好的產品其實是品牌文化的另一種演繹,是品牌文化的完美承載體。消費者選擇產品,從某種角度來說便是認可品牌的文化和價值。從文化角度來說,好的品牌文化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說教,而是在潛移默化中由淺入深,氤氳滋潤,讓消費者自然沉浸在品牌文化所描繪的世界中。如黃山品牌的“甜潤”文化、雙喜品牌的“喜”文化和“滋味之道”,七匹狼品牌的“山海文化”等。
高端審美。好的產品同樣是美的載體,這是產品品質的表現之一。當下行業不斷剖析消費趨勢,研究審美流變,為的是塑造符合消費者預期的高端審美產品。刪繁就簡之下,立足中國傳統文化而生發出的高端審美成為備受追捧的寵兒。如恒大的“及第黃”、蘭州的“澗水藍”、天子的“天子黃”等。
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好的產品一定是品牌科技的結晶。或是科技應用的開創者,或是匠心工藝的傳承,如黃鶴樓(視窗)的中空濾嘴,這是科技前沿創新者的引領潮流;再如春天·魅影濾嘴中的煙葉精華,實現以煙入煙的巧思,這是匠心工藝的體現。因此,更具備科技感和工藝屬性的產品,能保持更長時間的活躍期。
三、“快營銷”與“慢營銷”的長線營銷戰略
產品做營銷,需要不斷的堅持,這是一個長線戰略,需要品牌沉淀下來,用審視的眼光看營銷、找關鍵、謀發展。
營銷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當下特質化突出的時代,營銷不應該只是擲地有聲、立竿見影的“快營銷”來謀城掠土,更應該有慢慢探索、潤物無聲的“慢營銷”來做深蹲,加深品牌底蘊,將消費者拉入一場名為“品牌營銷”的長線戰略之中,拉長宣傳的時間線,向消費者傳達品牌文化和產品理念。
“快營銷”與“慢營銷”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品牌的長線營銷戰略。而“快營銷”與“慢營銷”的實現,需要品牌通過線上與線下渠道進行推進。如線上可以通過直播、短視頻、公眾號傳播等方式,對產品進行持續輸出;
線下“快營銷”可以通過打造快閃店、圈層體驗活動等方式實現快速宣傳,“慢營銷”則需要品牌不斷下沉終端市場,通過走訪市場、維持終端客戶、發放物料、舉辦陳列大賽等方式方法,提升終端熱情,維持產品熱度。
總之,好產品的評判標準,不外乎能給零售戶帶來可觀的利潤,給消費者帶來極佳的品吸體驗,給品牌帶來長久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當下不斷追求特質化的時代,品牌更要不斷檢視自身,進行“深蹲”,畢竟硬實力才是產品長紅的硬道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