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一類的空間感、成長性,其實早已不是認識問題。
從2019年開始,普一類就進入到新一輪發展周期,連年保持高速增長,連續實現銷量規模、市場份額的全新突破,2021年首次突破千萬箱市場規模,2022年銷量、增量又接連創下新高,今年上半年就已經實現接近2017年的全年銷量,增量則接近2020年的全年增量。
貫穿其中——從百萬箱一類煙品牌到百萬箱一類煙品規——普一類奠定了、塑造了一類煙的大而強、又強又大。
到2022年,已經有4個超百萬箱普一類品牌、2個超50萬箱,有2個超百萬箱普一類產品、3個超50萬箱,有4個普一類品規進入單品銷量前10位、6個進入單品銷量前20位,此外還有10個普一類產品年銷量達到20萬箱以上。
這些大品牌、大品規,是普一類競爭力的集中體現,以規模與結構兼具、速度與質量平衡支撐起經濟平穩運行,成為好狀態、穩運行的壓艙石。
從今年前3季度的情況看,普一類又有了一些新的成長。
一是規模更大,1-9月市場規模已經突破千萬箱,超過了2021年全年銷量,取代了原來屬于三類煙而現在無法提供的位置和份量。二是份額更高,前3季度普一類已經拿下了超過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成為份額最高、收入比重最高的核心價位區間。三是增量更多,盡管高增長基數上的增幅有所放緩,但今年前9個月的同比增量高于去年同期,是近年來同期最高增量,也在各類各檔中提供了最多增量。四是狀態更好,相比于高端、高價位市場相對要平、更弱的狀態表現,普一類市場整體和主要品牌、主銷品規的狀態明顯好很多,客戶盈利也要更穩定。五是品牌和品類表現更活躍、更突出一些,強勢品牌、新銳品牌和主銷品規、創新特色產品相得益彰、互為激發,在保證豐富性的同時也提供了活躍度。
這幾個方面的變化,既還原了普一類的市場成長,又提示了接下來對于普一類需要拿出來的關鍵態度。
尤其今年的情況非常特殊,翹首以盼的消費復蘇沒有如期而至,反而消費分化超出了預期,穩增長、穩需求的壓力——既有結構的困難,也有銷量的瓶頸——需要更好的需求滿足、量價兼顧和狀態保持、生態涵養。這樣的變化、分化進一步放大普一類的意義和價值,也將會調動整個產業對于普一類更進一步的關注與投入。
第一,有調查顯示,20元是大量日常消費、高頻消費的價格上限,更多的消費者對一天一盒 20 塊錢左右的香煙有更大的包容度、承受力,大體上約等于一杯奶茶一盒煙,或者一杯咖啡一盒煙,這恰好是普一類所覆蓋的價位區間,更意味著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普一類有望繼續保持較長時間的穩定增長和發展活力。
第二,K型消費分化下,普一類對于銷量和結構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兜底。盡管無法消除普一類未來是否基座化的擔心,但毫無疑問,普一類在接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值得足夠重視、足夠投入,也將為規模大、價值高、競爭力強提供有質量的支撐。尤其在K型消費分化背景下,對于消費者而言,普一類同時滿足了必要性、合理性,這是穩定需求的基本前提。
第三,普一類能夠提供更直接、也更有效的拉新導流。對于年輕消費群體,包括「第一支煙」的場景,普一類既保證了基本的品牌層次、產品品質,又提供了足夠的豐富性、多樣化,同時門檻還不高,屬于典型的里子面子都不錯。對于吸引年輕化消費群體,承接消費年輕化,都是非常有力的供給牽引。
第四,對于行業發展的長遠可持續,普一類規模足夠大、韌勁足夠強、后勁非常足且結構仍有余地,具有當前穩需求、長期穩增長的雙重意義,是合理滿足需求的重要載體和關鍵支撐。
所以,普一類需要、也需要普一類更好發揮穩定需求、銜接結構的重要作用,緊緊抓住消費擴容、市場擴張的空間機會,更積極主動地跟進需求、服務需求,更大力度做大規模、做強狀態。
不過,高度重視、加大投入不是過度競爭、飽和投放,尤其要看到普一類——目前的在銷產品——不缺數量、不缺類型、不缺題材,但面對年輕化、個性化、不斷升級的需求變化,在維護好品質、保持好狀態的基礎上,如何順應口味變化、審美升級,保持與時俱進的鮮活感、吸引力,是普一類品牌無法回避的現實挑戰,也是理應承載的產業責任。
尤其自吸為主和悅己需求,是普一類消費的鮮明特點和趨勢變化,也是普一類品牌需要及時作出的需求跟進、質量提升。具體怎么做,各家品牌有不同的策略考量,其中有幾個關鍵之處:
第一個是一目了然。不管是品牌定位、文化內涵,又或者包裝設計、產品風格,用不著過于深奧和迂回,要能夠直觀地體現輕松、輕快的感受,帶給消費者直接而醒目的第一印象。與此同時,作為情緒物資的價值和作用,也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而是潤物無聲的理解與陪伴。
第二個是審美進化與口味優化。從材質、工藝的角度,中式品牌幾乎是天花板的存在,但審美表達上確實還有改進的空間,經典足夠經典,但如何展現更生動、更鮮活的創新特色,積極跟進消費者持續的審美變化、審美升級,顯然還需要審美年輕化、年輕化審美。另外一方面,從口味的角度講,滿足感、舒適感、輕松感的平衡與兼顧,能夠帶給消費者足夠的愉悅感,是消費者的重點關切,也是未來競爭的關鍵所在。
第三個是體驗感強。這個體驗感,既包括產品本身的體驗,要讓消費者實打實的感受到,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不一樣的東西,也包括重視體驗的品牌輸出、場景融入,特別是年輕人聚集的場景,不能缺席失位,也不要僵化生硬,自然而然地融入進去。
從今年中秋國慶的市場表現來看,普一類接下來有望——也理應——承擔更大的產業責任,實現更好的自我成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