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尤其元春時節過后,高端市場行情不好,高端煙狀態不好,高端品牌帶來的收益自然也不好。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的判斷可能是年初可能投多了、投快了,市場消化不了這么大的數量、節奏,所以狀態遲遲沒有恢復到之前,但后來——較長時間、更長時間——需求復蘇不及預期,加重了狀態修復不及預期,進而影響到整個高端市場的表現低迷。
那種普遍貨俏而價旺的日子,可能結束了。
一方面,品牌要面對新的市場壓力、需求變化,很難回到過去那種增長很快、狀態又好、活力還足的黃金時期,之前輕易做到的既要、又要、還要正在變成現在苦苦支撐才可能、只能、不能的局面。這就不僅僅需要策略上的以變應變,更離不開戰略上的從長計議,要有當前與長遠的考量,局部與整體的兼顧,速度與質量的平衡,甚至需要做出權重調整和指標取舍。
另一方面,零售客戶也要適應新的經營形勢、市場趨勢。從目前的情況看,高端市場——需求轉弱,動銷放緩,價格走低,活力不足——不是階段性、短時間的壓力,而很有可能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過去那種短平快的經營方式和供需錯位、信息不對等的高毛利模式也缺乏繼續延續下去的土壤環境,而只能保證還需要在消除不賺錢甚至虧錢前提下的基礎盈利。
短期不樂觀,長線不悲觀。
之所以樂觀不起來,首先在于經濟下行壓力、發展預期轉弱、市場需求收縮、消費行為趨于保守,這是高端市場持續發展最根本的制約。然后是形勢并不明朗,甚至說還沒有看到復蘇回暖、企穩轉好的趨勢,至少短期內很難有明顯改善。再加上偏于保守的發展信心預期,以及防范化解風險的自覺主動,會讓我們有意識地把困難估計得更嚴重一些。
反過來,不悲觀的原因,除了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大家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
更重要的信心,來自于行業近年來所建立起來科學系統的調控體系,以及保持良好市場狀態、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發展定力。
雖然外部壓力很大,行業承擔的責任很重——無法長時間不考慮目標任務的以量換價、以量保價——但肯定不會任由狀態低迷下去,也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放任零售客盈利下滑、信心掉落。具體到高端品牌,尤其頭部品牌的市場基礎、品牌認知、價值狀態都沒有問題,品牌自身也有一套運行體系,這些年所積累下來從技術到心態的自信成熟,有利于克服階段性、周期性的困難挑戰,保持品牌市場活力、發展后勁。
這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礎的保證與支撐。
有這樣一個基本面在,眼下首先需要解決的是防止、避免破窗效應和踩踏效應。
面對當前的變化和壓力,如果繼續用過去那種習慣的市場活躍度、盈利水平為判斷坐標,不僅收益有很大的出入,甚至是很大的經營壓力,心理上也同樣會有很大的落差。只要有人覺得「扛不住」,一旦有人開始「忍不住」,就有可能形成破窗效應,大家跟著一起又會進一步引發踩踏效應。對于現在的高端市場,這就是不可承受的風險放大、壓力疊加。
這其實是對高端市場——現時狀況和發展預期——重新建立認識,市場信心不足是事實,但情況并沒有擔心的那么糟糕也是事實。相比前幾年,當然沒有那么景氣,和中低端產品的緊俏也有明顯的差距。不回避,也不過于緊張。但從心態到技術,調整適應很有必要,也迫在眉睫。
所以,高端市場的從長計議首先需要從適應「細水長流」開始。
一是釋放穩定預期的強烈信號。茅臺每年一發布產能情況,就帶來一波市場熱度,因為這是清晰而直接的信息輸入,大家就很清楚明白全年能夠有多少數量的茅臺投放。茅臺不是公布產能數據,而是鎖定價格預期。雖然做不到風景獨好、獨善其身,但今天的高端市場已經是難得的穩住陣腳,能夠采取果斷措施修復市場狀態就是有效的穩定預期,接下來還需要更大范圍的傳遞與轉化。
二是提振信心來自于一些具體、細化的措施和動作。對于高端市場,堅持把保持良好狀態擺在優先位置就是最大的發展定力,也有利于建立穩定發展的前景預期。尤其在價格波動、行情走低的時候,類似于停投限調這樣的動作就是最好的信心傳遞。一次停投,比說一千、道一萬提振信心更解決問題。
三是運行調控的嚴肅性、連續性和預見性、針對性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前者塑造定力,后者爭取主動。
對于品牌而言,從長計議首先體現在心態上的調整與適應,不能苛求過去那種高速增長,堅持狀態有限的前提下,努力適應增長放緩。同時,維護好市場狀態需要新的技術,以及更多的細節,以前在更長周期采取同樣的措施問題不大,效果也不錯,現在可能需要大量預調、微調、細調,還邊調邊看、邊看邊調。大產品兜住底線、保證下限,一切以良好狀態為基礎和前提,形象產品、創新產品負責提升活力,要有后手,用新技術、新風格創造新體驗、提升新價值。
到了零售客戶這邊,也要調整預期。短期內,如果還是期望過去那種高毛利、高流通的思路和模式,可能只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這個時候,只要有錢賺,哪怕賺得少一點、慢一點,能夠結少成多也是當下可以接受的局面。更好地維護好現有的客戶群體,維護合理的動銷節奏,保持一定的流水盈利,更重要,也更解決問題。
當然,建立「細水長流」思維還只能緩解壓力,避免自亂陣腳。正如在消費 K 型分化:『捅破天』的勇氣,『扎下根』的耐性中所表達的那樣,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品牌如何更好地順應、滿足,進而引領市場需求,還是要用新體驗、新價值來解決問題。
源頭有活水,才能真正奔騰不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