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都說,在感情中分享欲是最高級的浪漫,有人愿意與你分享,有人愿意聽你分享,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對于品牌而言,如果有人愿意主動分享你的產品,主動分享你的品牌故事,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尤其是在這個大社交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傳播主體,大家樂于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讓品牌傳播變得更加碎片化,同時也變得更無孔不入和細微化。高級的傳播就是制造一種高級的分享欲,從來不會主動讓消費者去分享,而是消費者自愿分享,形成品牌自來水式的自傳播。
那么,對于煙草品牌而言,如何創作讓消費者自愿、主動分享的品牌內容呢?
筆者以為首先要構建社交網絡時代的品牌內容資產的基本盤,有了內容,才能有下一步的自來水流量。其次,要通過落實儀式感、稀缺感、尊貴感,在消費的全鏈條過程中給足消費者可分享的話題。
01 構建社交時代的品牌內容基本盤
社交網絡的蓬勃發展,是數字營銷時代的一個里程碑。不管是微信、微博,還是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不僅全面滲透進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消費形態,也讓品牌擁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發聲窗口,更新了品牌與消費者的溝通模式。?
社交時代的品牌邏輯,內容是核心。近年來,煙草品牌也在樂此不疲得以“社交”為切入口打造品牌新口號、新內涵。比如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融入社交場景的廣告語,如“禮之用,和為貴”就是典型的禮贈社交場景打造,而針對社交場景,更是有品牌直接高喊“朋友”,從高價大重九的“見朋友,大重九”,到高端紅方印的“交朋友,就要大方”,都是在拓展社交應用場景和社交價值。
其實,這種標簽的打造依舊是從品牌內部生發的,消費者能記住但是可能并不會進行自傳播,而若想形成輿論,讓消費者產生討論、分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進入消費者日常生活,成為社交的談資、被安利、被推薦的對象。
以社交之巧力,得品牌之增益。
在這個社交化時代,社交營銷的有效運用,已經成為品牌更好把握存量市場,不斷擴充增量市場的不二法則。把品牌故事融入內容,讓內容走進社交圈層,激發圈層的裂變傳播,讓品牌可觸碰、可感知、可擁有,與消費者共同成長,才能讓品牌真正走進人心。
02 一包煙的分享欲從何而來?
9月4日,瑞幸和貴州茅臺聯名推出的“醬香拿鐵”正式上架開賣,相關消息也在社交媒體上不斷刷屏,不止是朋友圈,微信、抖音、小紅書,處處都是一片“茅臺紅”。與之前FENDI與喜茶的跨界聯名類似,無需任何利益與福利誘導分享,品牌雙方都賺到了很大的流量話題。
這種流量并不全部來自于品牌方本身所策劃的渠道廣告投放,更多的是消費者的自發分享。細究之下,除了源于茅臺本身強大的品牌力以外,能引發萬眾分享的因素也有很多,值得煙草行業學習。那么,如何打造一包煙的分享欲呢?
首先,形成產品互動,制造儀式感與稀缺感。
第一種,是聯名。品牌之間的聯名與跨界,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產品營銷方式,正如茅臺與瑞幸的本次合作,一次讓人驚艷的跨界,自然會產生眾多消費者主動分享。目前這種聯名的方式或許在卷煙營銷上并無法實現,但是可以開發一些類似于產品的時尚周邊,比如黃山品牌在“甜潤中國行”沉浸式體驗活動中的馬克杯、造型雪糕等都能夠吸引當前年輕消費群體的注意力,引發他們對于產品本身的更多興趣。
第二種,是定制。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可口可樂的“昵稱瓶”,“萌妹子”“文藝青年”“型男”等標簽會讓人忍不住代入,自然就會產生分享欲。在卷煙營銷中,煙包上的畫面定制也逐步開始廣泛應用,天子品牌、雙喜品牌、芙蓉王品牌等等都打出定制牌,融入婚慶、商務、禮贈等消費場景。
第三種,是產品本身的互動化創新。“中支境界”首創分段式可拆分條盒包裝,創新分享式卷煙包裝新模式,顛覆了消費者對卷煙包裝的傳統認知,見面“掰一掰”與人分享,這種產品包裝的創新讓消費者會樂于自愿分享。
總之,分享欲就是要在營銷上營造與產品相關的社交影響與關聯性,是炫耀,或是社交貨幣,或是身份認同,通過建立一個流量池,然后通過全媒體矩陣的方式來加強品牌在消費者中的影響力。
其次,可以與重點終端聯合打造“超前享用”的身份感。
正如上文所說,分享欲主要來源于“與眾不同”和稀缺性,像每次蘋果發售限量新品時門前都會排起長隊,能夠率先買到新品的用戶自然會在社交平臺進行分享炫耀。那么這種發售形式煙草品牌能否借鑒呢?
筆者以為煙草品牌可以借助終端渠道,收集高端消費者的消息,出新品時可以通過“預約”——“身份驗證”——“幸運抽取”的流程,選擇部分高端消費者賦予優先購買權,搭建與“i茅臺”類似的小程序。試想一下,如果通過這種形式拿到的一包煙,是不是要發朋友圈分享一下?是不是要做個開箱視頻,好好品鑒一下,記錄一下呢?這種可以提前或者優先拿到別人想拿卻拿不到的產品,自然能夠激發更多用戶主動為產品“代言”。這種“代言”的出發點是也是因為產品能夠為自己打造理想人設,或者是別人眼里積極的印象、標榜自己的個性、喜好,吸引關注和認同等。
最后,注重消費后的人群維護,以參與感回應消費者。
一包煙并不是以賣出去為終點的,反而賣出去后才是營銷的起點。煙包上的二維碼就是一個營銷大世界,比如,可以有盤點類活動,類似“年度賬單”,基于消費者個人數據,總結用戶一年的總消費情況,還有排名,關鍵詞,激發消費者自發的炫耀或自嘲心理,提供一個與他人的共同話題。或者最為簡單的游戲類活動,通過簡單又去的活動增加消費者的代入感,以成績、分數、好友PK、排行榜等游戲元素,激發用戶的分享欲和炫耀欲望。
圈層活動也是同樣的道理,眾所周知,每年貴煙都會跨界組織各行業精英作為嘉賓體驗貴煙之美,大部分品牌做完活動后,整個項目就會告一段落,但貴煙品牌卻會將這些嘉賓再做采訪,作為品牌刊物《貴相隨》的傳播素材,這種二次甚至三次傳播的持久作戰方式,值得借鑒。同時,貴煙品牌還會在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向這些參與體驗之旅的高端意見領袖郵遞品牌禮盒,不在貴重,而是有這份惦念,就會讓人忍不住分享。
總之,如今社交媒體營銷在今天的品牌營銷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對于一直以來營銷受限的煙草行業而言更要加以重視,將自己的品牌與產品巧妙融入到有傳播力的談資,制造分享欲,讓產品有擁有自傳播屬性,才能為品牌帶來長久的收益,樹立強大的護城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