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一瞬,煙草行業細支煙發展浪潮已經走過十年時間。在這十年的跨度內,細支煙所開啟的支型品類的創新,一定是最值得書寫的一個典型事件。
三年前,我曾撰文探討《細支煙的中場戰事》,站在市場競爭的視角去總結過往,推測未來。細支煙發展的十年,可以說是帶動行業整體產銷及稅利增長的關鍵動力,是激活品牌競爭和創新活力的關鍵杠桿。也正是在細支品類的浪潮之中,中支煙的涌現則相當于行業視角下的分級火箭,提供了又一次創新燃料的填充。
今天,在支型創新之外,產品創新的方向和路徑的突破課題,再一次擺在各個品牌面前。也許,產品經理們在內心早就膩煩了再去圍繞支型去做“金箍棒”式的創新,也實在難于肯定還留有哪些細分市場可以插一根針進去。爆珠受限,特色口味難于抉擇,如此又回到了包裝、內容的創新老路上。
十年浪潮之后,是時候把視角從競爭拉回到消費者需求了,來思考一下這十年的消費需求有了哪些變化。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來看一個相關聯的案例,關于賣斷貨的東方樹葉。農夫山泉的這款無糖茶飲料,成為近兩年飲料市場的最大爆款,不但成為中青年的熱愛,而且收獲了一大幫小學生粉絲。據尼爾森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十二個月,東方樹葉的增長水平遠超茶飲料市場整體增速,增速接近70%,超過行業85倍。
東方樹葉誕生于2011年,上市超過十年時間,還一度被評為五大最難喝飲料之一。沉寂十年,一朝翻紅。十年間,同類無糖茶飲料不知道死了多少個,東方樹葉的長期主義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十年時間,守到的是什么?守到的是健康消費需求的到位,守到的是傳統茶的接受度提升。當然這堅守的過程中,還要感謝元氣森林這些選手在普及0糖概念上的助攻,感謝奶茶店讓眾多年輕人接觸到原葉茶底的味道。
從東方樹葉回到今天要談的低焦,這同樣不是一個新概念。減害降焦一直是行業科技創新的重點課題,而在十多年前,細支浪潮還未到來的時候,也曾刮起過一陣猛烈的降焦風潮。在政策要求的平均焦油量考核下,各路選手紛紛參與其中。長白山、泰山、蘭州、七匹狼、嬌子成為那個時期最積極最活躍的品牌。然而,低焦與滿足感之間的矛盾終究沒能贏得當時消費者的投票,多數產品成為歷史。而文件里的焦油壓力線,也逐漸淡出,許多產品的盒標數字開始回頭。
細支浪潮緊跟著到來,在天然擁有降焦優勢的條件下,8mg的炫赫門,5mg的雨花石,6mg的十二釵,讓人們認識了抽少一點更健康的細支煙,而不去在意焦油量的數字。一個圓周尺寸的變化,無意間成為了調和矛盾的隱性因素。
統計了2022年銷量大于1個標準箱的在銷949個卷煙規格的盒標焦油量,其中9-11mg有567款,7-8mg有238款,1-6mg有82款。分支型再來看,細支最多產品集中在7-8mg,有116款,1-6mg有54款;中支最多集中在9-11mg有98款,7-8mg有36款。如果從低焦油分類來看,細支煙是低焦產品絕對的主力軍。
十年時間,細支煙讓健康消費的需求更多地涌現并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又如元氣森林對東方樹葉的助攻,電子煙野蠻生長的幾年,也進一步放大了對于減害的需求。因此,十年后的今天,是時候需要在支型之外重新思考低焦對于產品技術創新的優先級了。十年前缺乏需求基礎的硬降焦,在今天看來或許需要新的理解。當年把低焦做賣點沒能打響的牌,如今在新的牌桌上也許值得成為一個有效的后手,可以炸出點新的聲響。5mg行不行?不行3mg!
無論是以升級改版的名義來宣示降焦,還是把焦油數字當作新品的核心賣點,看誰敢于第一個大聲喊出來吧,去做那個放信號的人,提醒消費者,尤其是高端消費者。雨花石出了3mg新版,寬窄國寶剛剛發布了3mg、5mg新品。
往后來看,點8,點5,點3,點1,這些不應只是中南海的指名方式。在現有的軟硬中細為構成方式的家族化品牌體系之外,焦油量或許又能對家族化形成新的路線補充。
老板,給我拿這個點3的和天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