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尤其過了中秋國慶雙節,消費分化早已不是大概率的預判,而是仍在進行中的現實。
剛剛結束的「雙11」,各大平臺、各路品牌將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商家賣力的比慘、比價格跳水,外面坐著圍觀熱鬧而又不愿下單的消費者。可以說,今年是非常明確的回歸價格敏感的一年,價格就是競爭力甚至可以確定是唯一的競爭力。
原因無它,唯價格戰好使。
不是說價格不重要,價格的后面是成本管理,是供應鏈體系,是運營效率,這是非常重要的標準和能力,而是價格戰作為競爭手段,終歸散發著一股「除了降價,還有什么辦法」的無奈。在一個言必稱價值升級的氛圍中,露出了那張名為技窮的底牌。
這背后,則是殘酷且無情的消費分化。
從大環境來看,當然是因為消費升級的故事已經講不下去了,不是消費者不好忽悠、不講品牌了,而是錢包空了、捂緊錢包之后選擇放下升級的欲望,消費拼多多化是結果,更是接下來還將延續的趨勢。當下最大的風口是消費平替,顧客需要的是接受開支縮減的事實,以及主觀上給自己一個——「雖然」「但是」——消費水準并沒有跌落的心理安慰。
具體到卷煙消費,過去宏觀經濟、外部環境的影響有一個延遲、傳導的過程,現在則幾乎是即時的影響,這讓我們有著同步的感同身受。
高端在收縮,高凈值客戶群體足夠大,消費能力也沒有收到太大的損傷,但他們的興趣愛好更挑剔也更善變。很多奢侈品的下降,本質上不是他們買不起,而是看不上。真正的挑戰在于,儀式感、符號性的減弱,必要性、合理性的消解,再加上社交節禮的場景壓縮,增長放緩、狀態下滑構成了高端市場的問題兩面。
中端有擴張,這里面既有高端掉下來的,也有低端升上來的,那些里子更扎實、兼具里子面子、以及市場認可度高的品牌因此更受歡迎,可以講抓住了、轉化為新的市場機會。
低端有潛力,也有局限。一個是量的增長,對于供求關系的調整優化,就能階段性迅速轉化為直接的銷量增長,另一個是結構提升的可能,梯次上移也是結構提升,未來一收一提就有收獲,但畢竟受限于結構偏低而貢獻有限,不足以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支撐。
這樣的分化,也逐漸傳導到品牌分化上來。
整體來看,重點品牌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不僅保持了不低于去年同期的銷量增長,單箱批發均價的增長幅度還要更高一些,反映了更強的結構提升能力,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但如果用——銷量和收入增長、結構提升、狀態表現、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增量占比、高端產品和新產品活躍度等——更多維度、更多尺子來看一看、量一量,就會有不同的觀感。
從銷量增長、收入增長的情況看,保持增長且依靠高結構產品并跑贏大盤,當然是最理想狀態。銷量下降、收入下降的品牌,意味著只是喪失發展主動權的被重組存量。不過,銷量同比下降的9個品牌中,主動調減低端產品、基座產品投放且高端產品保持更高增長的品牌顯然不需要過多憂慮,以三四類產品為主的品牌,不管過去規模有多大,步伐愈見蹣跚、增長更加困難。
這就需要用結構水平和結構增長來說話。單箱批發均價3萬元以下的品牌,早已是落花已無意、流水也無情,頂多在低價位產品的供需平衡重有一點階段性、局部化的反彈。單箱批發均價4萬元以下的品牌,未來取決于兩點,一是結構增長速度質量能否至少跟上理應高于大盤,另一個是高端是否實現體系化。單箱批發均價5萬元以上的品牌,要防止和避免形象固化、價值矮化、口碑老化,品牌的鮮活感、價值感就是未來的增長點、爆發力。以消費升級的進程和結構提升的產業訴求,只是接近或者略高于全國平均單箱批發均價水平,都需要保持不低于大盤的增長速度,否則就面臨著結構掉隊的風險。
考慮到相對固化的價區設置,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增量占比是至關重要的品牌坐標。尤其消費分化帶來消費向頭部品牌傾斜和集中,保持所在具體市場的話語權,保持核心產品的力量感,顯然是不能破防的底線邊界。站穩份額、抓住增量。大品牌不能失守,小品牌不能失速。
當然,狀態永遠是第一位的,保持好狀態比增長快慢甚至增長本身都更重要。抓好投放建設很重要,但不能只有投放建設,前者需要的是更加精準、精細的基數和更多預調、微調的動作,后者則需要品牌層面的保鮮和產品層面的創新,以新技術提升新體驗,創造新價值。這個時候,快不一定是真快,好一定才是真的好。
這就還要看,高端產品和新產品活躍度。大的道理,肯定不用多講,或許值得重視的是,更具體的市場評價和消費反饋,不管品牌自身的意愿多強烈、動作多密集,有人找、有人問、有人曬就是最好的狀態。
最終還原出來,就是市場信心和發展預期。
說一千遍提振信心,不如一個具體的市場動作。現在的壓力來自于需求端有了麻煩,政策和政策執行本身沒有問題,保持良好狀態、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和條件都在,運行調控的技術和能力也在持續提升,只是消費收縮、需求轉弱讓穩定變得不夠穩定,讓原來的思路和辦法沒有之前管用。現在要做的,就是在保持定力中爭取主動,在爭取主動中保持定力,保持定力就是堅持把保持良好狀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爭取主動就是未病先防、對癥下藥、調養結合。
頂級奢侈品品牌不會搞降價促銷,即便扛不住,也更愿意以回饋老用戶的名義來留住消費者,而不是低價刺激消費,這就是守住價格、守住價值的意義所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