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增長速度,中支煙明顯慢了下來。
2023年,中支煙同比增量比2022年同期減少一半還多,同比增幅也腰斬有余,不僅同比增量遠少于細支煙,甚至連同比增幅略都落后于——基數更大——的細支煙。
即便把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疫情過后的需求變化這些因素都考慮進來,中支煙的增長放緩仍然,一方面有細支煙的珠玉在前,從2021年開始增量重新反超中支煙,成為增量貢獻度最大的細分品類;另一方面同之前的高歌猛進相比,中支煙近幾年的同比增量、增幅雙雙降速減緩,2023年的絕對增量回落至2019年的水平。
不過,如果就此得出中支煙出了問題、后勁乏力的結論,又未免倉促和草率。
第一,增長并不慢。從絕對增量、同比增幅來看,中支煙在2023年降至近幾年「新低」,增長放緩的勢頭非常直接,但只要拉長發展周期,用3、5年乃至更長時間來加以評判,中支煙的增長其實并不慢。按照之前的預計,中支煙在「十四五」末期能拿下5%的市場份額,樂觀一點可以達到接近300萬箱的銷量規模,到2023年——「十四五」中期——中支煙的銷量規模就已經非常接近300萬箱,市場份額也遠遠高于5%,這個規模是超出預期的。
第二,結構更高。相比于細支煙一度過于追求快速規?;卵赢a品線,導致二類細支煙的機構偏低、基座偏沉,中支煙有著更高的起點,「金中支」、「雙中支」作了很好的示范表率。在更高起點上,中支煙仍然保持了持續而穩定的結構提升——最為結構最高的細分品類——2023年單箱批發均價逼近6萬元,尤其在非常困難的外部環境中,高端和高價位中支煙實現了高于市場大盤的穩定增長,這是很有含金量的結構和增長。
第三,頭部品牌很活躍。作為中支煙從0到1的開創者,也是從1到N的引領者,「中華」是中支煙毫無疑問的領軍品牌,有力地塑造了中支煙的價值感、力量感。在經歷最初比拼上場速度、源于投入力度的階段之后,市場以「不問出身,只看才華」的包容給了各家品牌公平的中支機會,既有大品牌的向上向前、叫好叫座,也有新銳品牌的銳意十足、嶄露頭角。這些品牌,構筑起中支煙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市場氛圍、品牌格局。
第四,明星產品有活力。在高價位市場,「金中支」、「和天下雙中支」、「中支大重九」有著穩定而優異的表現,「中支云端」表現出很強的爆發力。在高端市場,「黑金剛印象」、「中支境界」很有特色,「中華雙中支」自不待言,「冬蟲夏草雙中支」是異軍突起的典范,「寬窄平安中支」、「五糧濃香中支」交相輝映,「硬奇景」、「芙蓉王硬中支」勢如破竹。在普一類,「天子中支」、「鑫中支」、「黃金中支」、「樓外樓」表現非?;钴S。這些產品,支撐起中支煙之前的快速增長,也構筑起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第五,從「金中支」開創中支煙的品類認知、消費啟蒙,經過近些年的市場推進,中支煙的差異化、特色化不斷地沉淀下來,轉化為消費者的品類信任和消費習慣,建立起較為穩定的市場基礎和消費群體。
分析中支煙降速的原因,大致有幾個方面。
一是上市之初的稀缺性、新鮮感消解之后,疊加上密集的新品投放,中支煙很快從市場藍海進入到紅海市場,單純地依靠形態差異「一招鮮」難以保證持續的拉新導流,也無法有效地將嘗試性消費轉化固化下來,這也導致中支煙不及之前的銳利。
二是正常、合理且必要的回調。增長不可能一馬平川,也不可能一直順暢,適當的回調不僅合理,而且非常有必要。特別是眼下的市場環境、消費氛圍,慢反而是快,只要狀態好,市場基礎牢固,一時的慢可以換來長久的穩。
三是細支煙在舒適感、輕松感的基礎上實現了滿足感迎頭趕上、毫不遜色。原來只有中支煙做到,只有中支煙做得更好,現在細支煙通過技術創新做得也不差,甚至做得更好,在消費拉新、存量轉化兩個方面都既有說服力。
四是部分品牌出現銷量下降,拖累了中支煙整體發展。2023年,有四分之一的中支煙出現銷量下滑,其中不乏一些高端產品和上市不久的次新品。有的是產品力不濟,過了嘗鮮期就難以為繼;有的是策略不當,前面跑得太快,市場基礎不夠牢固,競爭強度一上來就現了象;有的是終端維護、消費服務做得不到位,增長過度依靠面的打開和拓展。
也正因為此,行至中流的中支煙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需要重新出發。
一方面,把狀態調整得更好。前面講了中支煙增長其實并不慢,這個「不慢」不僅還原為拉長周期的觀察,更體現在頭部品牌、明星產品的光芒四射,維護好這些品牌、產品的良好狀態,對于中支煙乃至整個市場大盤都是長遠可持續的重中之重。反過來,對于那些銷量下滑的中支煙,也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果斷措施,不能聽之任之,該調整策略的要調整,該優化節奏的要優化,該提質改造的要改造,該需要退出的……也不要拖泥帶水。
另一方面,用技術創新為中支煙注入新的活力。一個是產品開發要有中支之外的差異特色,圍繞舒適感、輕松感、滿足感以——更高香氣、更高品質、更低危害、更小風險——實打實的產品體驗來取悅消費者,在社交貨幣、節禮符號、情緒價值等方面有更好的市場認同。另一個則是面向消費者也要有中支之外的品牌輸出,之前很多品牌的市場策略包括產品命名都更多強調中支身份和形態差異,但隨著中支煙的普及普遍,需要用新的內容輸出和話題營造來打動消費者。
當然,正如消費分化會加劇品牌分化一樣,慢下來的中支煙也正在經歷新的發展分化,比跟不上腳步更危險的是被遺忘。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