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中國煙草工業的不斷發展中,優化生產力布局成為推動戰略實現的關鍵環節。本文我們將深入探討“中國卷煙工業生產力布局優化的思考”,從產業分工、計劃機制、財稅體制以及競爭機制四個方面,剖析行業現狀、未來發展以及優化策略,為引領中國卷煙行業的未來奠定基礎。
優勝劣汰
推動產業集中度提升
根據國際經驗,從制絲線設備通用能力考慮,60萬箱為卷煙生產基本經濟規模。菲莫、英美、日煙三大公司規模分別達到1800萬箱、1600萬箱和800萬箱左右規模,我國絕大部分卷煙工業企業規模不到400萬箱。通過建立優勝劣汰的體制機制,促成大而強企業茁壯成長和小而劣的企業淘汰出局是優化中國煙草生產力布局,提升整體競爭能力的重要抓手。
一是要明確扶優扶強的重點是中國煙草核心優勢企業,從重組整合、計劃激勵、優質原料、技術升級、技改配套、跨國經營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和扶持。
二是要出臺鼓勵優勢企業建立省外品牌發展、省外合作加工、直達物流的橋頭堡和區域性銷售指揮中心,以此為基礎,不斷擠占地方弱勢品牌市場份額,推動品牌集中度不斷提高。
三是明確新一輪組織結構調整的具體目標是關停并轉:即對30萬箱以下的卷煙廠予以關停,對30-60萬箱的工廠可以省內合并,也可以被省外大企業合并吸收,將資源轉移到更大的優勢工廠。對60萬箱以上的工廠實行動態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工廠實行按比例消減計劃并淘汰整合。即一方面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另一方面將計劃資源轉移到強勢企業,促進企業集中度和生產集中度逐步提高。
大品牌持續成長之路
以品牌為核心的資源配置
下決心打破計劃體制的剛性模式,促進計劃資源在更大范圍、更多企業之間合理流動。
一是對存量計劃進行拆分并優化流動,通過對優勢卷煙品牌實施積極的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卷煙品牌評價體系,加大對產品質量、市場覆蓋面、占有率、經濟效益、核心技術含量、消費者評價等指標權重,采用綜合指標評價,充分體現市場導向、技術進步和效益優先的原則,突出主導規格,為重點卷煙品牌良性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引導,同步推動弱勢高價位卷煙品牌競爭性淘汰機制和行政性淘汰機制形成,有步驟、有秩序地限制銷量小、市場覆蓋面窄、成本費用高、特色不鮮明的高價位卷煙品牌的發展。以此為基礎,將弱勢品牌占用的生產計劃實行按比例拆分,獎勵給省外覆蓋面廣、省外銷量大、產品結構高、盈利能力強的品牌。
二是進一步加大增量激勵力度。優化全國統一的交易平臺,推動依據零售戶真實的市場需求調節計劃,有需求就有計劃,無需求不占計劃,對需求超過自有計劃的企業進行計劃增量激勵,對需求低于企業自有計劃的實行計劃調減。以此促成優勢企業和優勢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劣勢企業和劣勢品牌進一步萎縮,直到被重組、被整合。
財稅體制改革
消費稅下移成為可能
宏觀調控是保持行業利益最大化的根本性措施,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行業上下初步形成共識。應當把宏觀調控作為保持行業平穩發展,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的根本性的和經常性的措施之一,既要充當“及時雨”的角色,更要作為經常性的常態調控措施。
財稅體制調整是煙草行業最為重要、也最為有效的宏觀調控手段。卷煙工業企業以及卷煙工廠優不勝劣不汰的現狀,成為煙草行業改革無法真正突破的絆腳石。其根本原因在于煙草消費稅在生產屬地納稅。由于消費稅由生產企業繳納,地方政府更加關注的是工業企業的生產總量與結構,即便關注消費總量與結構也是為了助力當地工業企業的生產總量與結構。這對煙草品牌的流通性形成了巨大阻力,很難形成行業大品牌。當前,隨著煙草專賣監管以及精準煙草物流配送對卷煙實物流向形成了較好的監控與保障,消費稅下移日益成為可能,時機也接近成熟。行業應當從宏觀上做好煙草財稅體制改革的基礎數據摸底和政策取向研究。在此基礎上,建議國家局向主管部委做好匯報并提出煙草財稅改革的可行性方案,從而出臺相關改革措施。
競爭機制轉型
商業協議到零售戶訂貨的探索
40多年來,中國煙草交易一直維持著半年簽訂一次協議、月度核實需求、網上配貨的相關措施。總體上這些機制和辦法促進了卷煙銷售。但是,工商雙方協議、銜接、配送的產品與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還有很大距離。省級、市級煙草局的行政干預比比皆是,公關型的需求、人情協議還大量存在,造成銷售協議大量失真的情況。同時,由于地方封鎖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優勢大品牌在很多地方無法上柜,消費者買不到自己想抽的煙。助長了封閉,保護了低效,抹殺了競爭,裹住了優秀品牌發展的腳步,大市場始終無法建成。
因此,在煙草專賣體制下,可通過統一的交易系統,廢除工商企業的協議交易方式,將零售戶作為需求的唯一錄入入口,體現真實的市場需求。以需求為基礎,在全國建立5-8個統一的大區級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零售戶統一網上申報需求---工業企業組織卷煙生產和貨源保障---大區級物流中心分區域組織貨源供應--市級商業公司配送貨源—零售戶銷售卷煙的全鏈條分工模式。與此同時,商業企業的職責將出現相應變化,轉變為以培育品牌、貨源配送、監管市場為主體。積極推進工商協同營銷,工商雙方共同參與并聯手協作,扎實開展品牌培育工作,推動商業樹立行業整體利益的大局觀,真正在品牌培育方面擔起重任,在打假、信息共享等方面給工業更加有力的支持,為打造公平、干凈、敏捷的全國大市場,有力促進大企業、大品牌全面形成創造良好條件。
中國生產力布局優化的設想
近些年來,重組整合成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重要舉措之一。從實施效果看,重組后的中央企業主責主業更加突出,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在服務國家戰略、實現創新發展、暢通產業循環、保障社會民生等方面的支撐作用不斷彰顯。或組建或重組或新設的中國稀土集團、中國物流集團、中國寶武、中車集團、中國船舶、中國遠洋海運等大型中央企業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切實發揮協同效益,釋放重組紅利,發展的質量效益得到明顯提升,取得了“1+1>2”的重組整合預期目標。
煙草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生產力布局得到較好優化,行業整體競爭實力得到明顯增強,但對照新時期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仍然存在合作生產不穩定、低水平重復競爭等問題。行業目前19家工業公司、92家卷煙廠,2018年年均產量50萬箱水平,其中60萬箱以上生產規模的24家。根據前面所提到的“30萬箱以下的卷煙廠予以關停,對30-60萬箱的工廠可以省內合并,也可以被省外大企業合并吸收,將資源轉移到更大的優勢工廠”的想法,對于煙草的生產力布局優化,我們擬先以60萬箱生產規模為下限推進省內整合,到最后形成5-8家500萬箱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進行設想:第一階段:各工業企業進行省內整合,將60萬箱以內的生產企業進行合并;第二階段:協同推進企業集群試點,形成3家左右資源共享的企業集群;第三階段:一旦時機成熟,開展企業跨省聯合重組等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合作,全面提升煙草產業集中度,逐步形成5-8家500萬箱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煙草企業。
相關新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