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支煙的星火燎原、細支煙的重新走強,以互為激發、交相呼應的姿態塑造了中式卷煙品牌發展的鮮活與張力,也支撐起整個行業面對外部多重挑戰保持平穩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以2023 年而言,中支煙、細支煙銷量、份額再創新高,合計銷售近千萬箱,市場份額達到創紀錄的接近五分之一,尤為表現搶眼的是,一是增量更大,合計提供了超百萬箱增量,增幅超過兩位數,其中中高端產品半數增量都是中支煙、細支煙;二是結構更高,細支煙單箱批發均價首破5萬元,中支煙單箱批發均價同比增長超2000元;三是高端產品表現更好,一類、高端和高價位產品占中支煙、細支煙比重分別接近50%、增量貢獻度超過70%,中支煙、細支煙占一類、高端和高價位比重分別達到三分之一、接近二分之一、接近五分之二。
從近兩年的品牌成長來看,對中支煙、細支煙態度堅決、投入充分、動作到位的品牌,在市場普遍表現更為活躍,增長也更有質量和狀態保證。這其中,既有大品牌的引領示范,「中華」、「南京」作為中支煙、細支煙的開創者、引領者,對中支煙、細支煙沿著正確方向、保持合理節奏發揮了重要作用;「黃鶴樓」、「黃金葉」、「云煙」、「利群」、「芙蓉王」等大品牌漸入佳境,中支煙、細支煙滿足了增長需要、結構需要、狀態需要;「寬窄」、「貴煙」、「七匹狼」、「黃山」、「天子」等新銳品牌銳利十足、活力四射,在中支煙、細支煙拿出了有說服力的市場表現。
在中支煙、細支煙主流化、高端化的同時,市場對于中支煙、細支煙的熱與火能不能長久持續下來也有一些擔憂。一是規模化、普及化必然消解稀缺性和新鮮感,再加上大量新品短時間密集涌入,消費者對中支煙、細支煙有些脫敏無感;二是新品開發普遍中細化,形成了另外一種形式上的同質化,進一步消解了中支煙、細支煙的差異化、特色化;三是創新進入到平臺期,甚至是瓶頸期之后,打造新的風格特色越來越難;四是疫情過后的消費分化,讓中支煙、細支煙承擔著更大的增長壓力、狀態考驗,有些品牌/產品的表現不夠好。
可喜的是,在最近的新品開發、市場策略中,我們注意到一些新的積極變化。
一是不再刻意強調中支、細支形態。之前一段時間,產品宣傳非常強調中支煙、細支煙的身份,就像曾經大Logo流行,恨不得告訴全世界「我穿的某某牌子」,后來不刻意了,再后來刻意不要露出Logo,現在差不多同樣的道理,不特別亮明——消費者也不特別在意——是不是中支煙、細支煙,反而有更多不經意的信任與驚喜。
二是焦油含量持續下降。如果說一度時期,低焦油是一個刻意追求的目標,單方面的我認為對你好,我覺得有特色,而沒有充分體現到、還原為消費體驗,往往還因為技術上的欠缺,往往低焦油與高香氣、滿足感不可兼得,反而兩頭不討好。隨著技術創新進步,今天的中支煙、細支煙已經能夠很好地兼顧低焦油、高香氣、高滿足感,低焦油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
三是延續性、改善型、集成式創新。隨著技術創新進入到平臺期——直白點說,是瓶頸期——很難有突飛猛進的技術突破,延續性、改善型、集成式創新支撐起品牌的特色打造和體驗改善,比如近段時間的細支軟包就是非常有想法也很有意義的嘗試。只要花在改善消費體驗上,都是值得的。
四是更加追求形態差異之外的特色風格。這一變化,既體現在技術層面的產品創新,又延伸拓展到市場層面的營銷策略,不再把中支煙、細支煙視為差異化,而是努力尋求形態之上的品牌特色、產品風格。
這是正確方向,但做得還不夠,或者說還有進步提升的空間。
首先是產品體驗的持續改善。中支煙、細支煙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產物,之所以流行起來——在體現差異化、特色化的基礎上——順應了消費者對于更小危害、更低風險的期待,之前很難平衡兼顧高香氣、高滿足感和低焦油、低危害,隨著技術進步、產品創新,今天的中支煙、細支煙已經能夠較好地在保證低焦油、低危害的基礎上滿足高香氣、高滿足感。
這種技術的進步,還需要更好地轉化為直觀的消費體驗,也就是消費者所希望的輕松感、舒適感、滿足感「三感合一」,三個方面的體驗感不是孰輕孰重、孰優孰劣的偏好,而是「既能」「又能」「還能」的兼顧平衡,是六邊形戰士的基本要求,在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有明顯的短板弱項,同時還要建立產品體驗的區隔度、記憶感。
另一方面,則是品牌層面的與時俱進。過去,品牌更在意社交、節禮,并以此為基礎支撐起品牌的價值體系,一條煙一瓶酒,什么煙搭什么酒,大致上就能還原對等的品牌價值。疫情過后,在維護社交價值、節禮符合的同時,或許還需要更多關注悅己和情緒。因為對于如今的用戶而言,他們不僅需要生活物資,還需要情緒物資。
品牌應該提供實打實的——紓解壓力、緩解焦慮、療愈情緒——的方式與途徑,以「悅己」的感受和體驗來撫平內心的焦慮感,從而達到情緒宣泄、壓力釋放、狀態調節的作用和效果。讓品牌變得更「輕」,從品牌的價值主張、傳播溝通到產品的包裝設計、美感呈現,努力去建立輕松、輕快、輕盈的心態和姿態,有助于同消費者建立起緊密的情感連接,形成情感上的信任與依賴,通過情感訴求來鞏固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緊密聯系。
就像現在,在滿眼中細當中粗支產品反而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差異化,我們樂見未來的中支煙、細支煙將不會特別強調煙支形態,而以「三感合一」的體驗來贏得消費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