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中國品牌都在“卷”的時候,新能源汽車賽道也開始一通狂“卷”。越來越多的大品牌推出純電汽車產品,開始殺入這一賽道,于是多數品牌為了穩固自身的地位,不知不覺中也開始了新的分化。
近期,理想汽車公布了一份亮眼的年報:躋身造車新勢力“千億俱樂部”。
千億元級別的營收在車企中并不算稀奇,但前提是,成熟的汽車品牌,理想作為新興勢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所展現出的成長速度,確實值得表揚一下。這下喜歡特斯拉的朋友該納悶了,做到1000億,特斯拉用了15年,而國產新能源理想,只用了8年。
更有趣的是,今年開年第一季度,“奶爸神車”理想汽車銷量最好的城市竟然不是北上廣,也不是深圳、杭州這些城市,而是在烏魯木齊,排在第二的是成都。
理想的全國性蔓延,一方面得益于汽車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其十分關注數字化實踐。
最初,理想汽車的造車理念就是“信任IT”,希望通過IT提高生產力,對汽車工業的匠心精神心懷敬畏。之后,也在深入探索算法和AI應用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況且,理想的創始人,一開始就是做“汽車之家”的,是中國最早的一批科技類自媒體。
其實,在加大精力做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可不僅僅理想汽車,華為、海爾、寶馬、寶潔、輝瑞等更多領域的品牌,都在嘗試通過數字化實踐,以更精簡、更科學驅動的體驗去更好的服務消費者。
那么,數字化這股風,煙草能搭上嗎?
數字基建,在中國煙草也大有可為
包括煙草從業者在內的很多人會認為,煙草行業相對封閉,屬于國家垂直管理,搞數字化轉型會有很多阻礙。
但這也并不代表煙草行業就不能接觸、不能做數字化的相關實踐。這可能就更需要決策者們敏銳地去感知和逐漸融入到中國產業整體的數字化改革當中去,有參與感,才有突破。
煙草行業目前關于數字化的實踐已經出現了一些試水,比如我們最常見的煙包二維碼;再比如虛擬形象、數字人等,讓品牌更加鮮活;再如智能工廠、智能智造等, 通過標準化模塊接口及數字化模塊庫,讓產品技術、品質深入發聲。
還有一種形式的數字化,就是煙草行業的一系列相關鏈條的數字化平臺建設。
近年來,很多中煙企業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數字化平臺的探索與嘗試:比如數字卷煙營銷、數字煙葉產業、數字專賣監管、數字煙草物流、數字黨建與人力資源等,把數字化轉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重點改革發展任務。除此之外,像云計算、AI、大數據、5G等先進的數字技術都是非常值得煙草企業去深入研究的領域。
數字化實踐與探索,在現階段的煙草行業來講,稱其為“數字基建”或許更為貼切。強大的數字平臺和技術能力,還需要煙草企業花費很長一段時間去不斷積累和沉淀。
但可以逐漸確定的一點是:數字化實踐對于煙草的發展是大大有益的。比如生產運營優化、產品 / 服務創新、了解終端需求、優化生產流程、形成數字化供應網絡等能力,都能為煙草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同時,在煙草行業年輕化的當下,決策層的年輕化思維,也應當包括對數字化轉型的相關規劃,才能跟上更多企業/品牌的腳步,成為走在前面的人。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