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兩年的情況和之前很不一樣,前些年到這個時候總體上已經保證目標進度,陸續進入到十一十二大掃除階段。
而今年,開年以來就一直繃得很緊,也一直處于戰戰兢兢的狀態,一有工作日出入就立馬還原到銷量增減變化,直到現在——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只能說有基礎、有條件,距離最終「確保完成」「高質量完成」,還有看似很近實則不輕松、不容易的最后50米。
今年1—10月,商業銷量增量只有去年同期的70%,為近年同期增量最少,比2019年還要少一點,單箱批發均價增長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同樣也是同期增長最低。從10月份的情況看,整體上延續了下半年以來的狀態勢頭,但銷量同比下降的天數明顯要更多,每一天都是不溫不火中透露著踉踉蹌蹌,到最終也只是「略高于」去年同期,「略好于」發展預期。
和上半年相比,增量多了三分之二,單箱批發均價增長高了 10% 左右。 從結果上看當然很理想,意味著朝向完成目標任務又更進了一步,但 7—10 月這 4 個月,實際上都徘徊于市場的「要低于」和數據的「不低于」之間,市場狀態顯然沒有數據呈現的合理而穩定,行業上下以及整個產業鏈尤其零售終端仍然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很多零售客戶都在保檔與保本之間掙扎,需要時間過程消化的還沒有達到效果,新的壓力又接踵而至。
之前和大家討論過,現在的外部環境是小氣候疊加上大周期,具有其復雜性、困難度和長期性。
以小氣候而言,進入到疫情過后的梅雨季,持續較長一段時間且仍在繼續的消費分化、需求轉弱,消費能力、消費場景、消費意愿都有不同程度且連綿不斷的下降與收縮,消費端的問題已經即時傳導到、影響到卷煙消費上來。終歸是錢包決定煙盒,結構的降低與數量的減少構成了問題的一體兩面。
從大周期來看,隨著這一輪恢復性增長逐漸接近尾聲,市場銷量不斷地逼近理論值,逐漸到達銷量頂點,離天花板越近,增長越見放緩,增量更加緊張。這個大的趨勢變化,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比較明顯,到今年上半年更為突出。雖然不至于擔心拐點過后的斷崖式下滑,很必須要承認,整個市場總體上處于大的收縮周期。
特別是考慮到快速的人口老齡化,現有消費群體將會進一步萎縮,再加上年輕人的注意力分散,不那么感興趣,對新消費群體吸引轉化不夠,出口這邊流速在加大,入口那頭流量還在減少,這從根本上決定了行業發展將會由「規模擴張」向「結構優化」轉變,也意味著行業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都將會面臨著小氣候、大周期的疊加與放大。
所以,眼下是量的困難疊加著結構的挑戰,同時又是階段性挑戰與趨勢性變化的交織。
也正因為此,眼下的運行調控,就需要更多的平衡兼顧、統籌協調。官面一點講,就是系統思維、全局觀念、通盤考慮,講直白一點,就是盡可能地把方方面面的情況都考慮進來、考慮周到,供給與需求、銷量與結構、增長與狀態、大品牌與小品牌、大市場與小市場、當前與長遠,這些都要有計算好、考慮好,算大賬、算整體賬、算長遠賬,而且要有預案,這樣不行怎么辦,那樣問題出來怎么辦,把這樣那樣的情況想復雜一些。
眼下的重中之重,仍然是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這個不用展開多講,雖然各家有各家具體的情況,大家都很不容易,但確保完成目標任務是「首先要」「必須能」,各家各戶的合理增長支撐行業整體的合理增長,各家各戶的確保完成保證行業整體的確保完成。
在——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前提下,最后兩個月還需要抓緊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不需要談,但又必須要談、反復談、經常談的狀態問題。說見縫插針也好,不遺余力也罷,狀態問題從來不是選擇題,我們曾經吃過丟失狀態的苦,有過這個方面的教訓,所以思想認識上應該不是問題,甚至于都不單純的技術問題,更多是耐心和韌勁。
一方面,明知調整的效果不如以前,動作管用的時間也不如以前,也要堅持調,一直調。另一方面,目標進度與市場投放的銜接、任務完成與狀態保持的平衡,需要更精準的測算、更精細的安排。如果說過去追求絕大多數,甚至是面面俱到的狀態好,現在在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也要努力讓一部分市場、一部分品牌好起來,哪怕達不到理想,做不到以前,不變得更糟糕,比之前要好,也是必要的,是有意義的。
第二個問題,是年末跨周期的銜接問題。最近幾年,行業的跨周期調節,在技術越來越成熟、準備越來越充分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離不開,既是調整優化狀態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開局起步的重要支撐,趁著年末目標有譜的時間窗口收一收、緊一緊,把狀態調起來,把零售客戶的信心和積極性調動起來,用調好狀態、騰出空間讓新一年「輕裝上陣」。
最后兩個月,今年全年怎么擺,結構怎么擺,銷量怎么擺,時間上怎么擺,空間上怎么擺,要有準確周密的測算和安排,既要有精細化的設計,也要有節奏感的彈性,有應對突發狀況的準備和后手,并且還要有堅定信心、保持定力的傳遞,幫助零售客戶乃至整個產業鏈建立穩定預期。
這里面還有一個細節,原來我們自己定的——計劃、節奏和方式等等一些條條框框——在當時可能尤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面對現在的新情況新變化,應該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優化,更好地服務于當下的跨周期調節。
正如之前所表達的那樣,最后兩個月的運行調控,是技術問題,又不完全是技術問題,精準、精細的過程離不開耐心、韌勁。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