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申遺成功之后的第一個春節,比想象中熱鬧,又比期望中平淡。
先來看一組數據。
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碼推動,家電家居類商品消費快速增長。國家稅務總局5日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6.4%,通信器材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1.9%,建筑及裝潢材料等與家居裝修相關的商品銷售也呈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5.5%。
在多部大片加持下,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屢創新高。截至2月5日中午,春節檔總票房突破100億元,觀影總人次達1.87億,票房和觀影人次,均刷新春節檔歷史紀錄。
文旅消費,總體上延續著去年的熱度。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數據顯示,八天春節假期期間,全國國內出游5.01億人次,同比增長5.9%;國內出游總花費6770.02億元,同比增長7.0%。以人均花費計算,今年春節假期每日人均花費168.91元,對比去年的166.85元有所增長。
春節期間的機票呈現出「量增價跌」,航旅縱橫發布的相關出行信息,今年1月13日至2月2日期間,國內航班量同比增長5.5%,但價格同比下降1.8%。
餐飲消費方面,假期前四天,納入監測的重點零售與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4%,增幅要低于去年春節同期的8.5%,但較去年十一假期的4.5%略有提升。由于各地旅游資源不同,地方零售與餐營業表現也存在較大差異,人口流入多的地區,增長更強勁,數據也更搶眼。
全國郵政快遞行業業務量,在春節期間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月28日至2月4日,全國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19.27億件。年貨寄遞仍是春節快遞業務增長的主要來源,快遞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生鮮產品、國貨潮品、智能數碼產品等需求持續釋放,帶動特色產品和節慶寄遞業務明顯增長。
這些歸總起來的數據確實很漂亮,也很鼓舞人心,但如果細化顆粒度,并沒有數據呈現的樂觀。
比如說,雖然家電通信設備銷售增長超10%,被視為節日消費的亮點,但其實去年該類別同比增速也達到10.4%。再加上今年官方推出多項補貼政策,以這么大的「促消」力度,因此很難說家電通信設備消費是亮點,只能說政策拉高了低迷的數據。
至于電影票房創新高,一方面反映出電影本身不錯,以《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為代表的春節檔影片,吸引到更多人進入到影院;另一方面相比于其它娛樂方式,性價比更高的觀影成為消費降級之后的「退而求其次」之選。可以作為參考的是,酒店和機票在春節期間的價格下跌。
而且,不能回避的是,這樣的宏觀數據與微觀的實際感受還存在一定的溫差,越到市場一線,越有「熱鬧有余、活力不足」的感受,也越能感受到市場壓力,更多聽到的是「生意不好做」「生意不如以前好」「人客量下降」「單客價減少」「賺得沒有往年多」的感嘆,和往年「累但是很快樂」相比,眼下確實多了幾分「再累也只能這樣」「又還能咋樣」的無奈。
到了煙酒茶這邊,并沒有風景這邊獨好,甚至情況還要更復雜一些。
一是總體上需求還是偏于平淡,沒有明顯的節日消費拉高,說好聽點是穩定,說直白點是缺乏活力。二是消費分化有一定節日帶動的反彈回升,但力度有限,原來從30降到20的,過年的時候偶爾回到30或者25,但很快又退了回來。三是節禮消費明顯收縮,其中既有數量的減少,也有結構的下降,買的人少了,送的人也少了,最終是需求決定了銷量。四是新的生活習慣制造了新的消費習慣,并還原到了市場銷量,比如開車的多了,喝酒的少了,酒相應地也喝得少了。五是市場價格比較低迷,尤其高端產品在較長時間的價格倒掛之后,并沒有因為節日而恢復起來,只能說有一定的起色,但市場基礎還很脆弱。六是市場信心不足,動銷放緩、庫存增加導致經銷商普遍壓力山大,盈利沒有達到預期,對節后市場趨勢缺乏信心,品牌壓力很大,經銷商也有情緒淤積。
這幾個方面的情況,在不同市場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有的是某些方面情況好一些,有的是各方面情況都不理想,還原到行業數據,既有來之不易的穩,總體上實現了穩開穩走,達到了高質量開局的要求,也有看得見的繃得很緊,結構提升一如既往的增量有限且增長乏力,狀態調整還沒有到位就將進入到傳統淡季的接續挑戰,接下來每個月每個階段都不輕松。
這么說,倒不是在開年就潑冷水,而是希望在理性把握的基礎上更積極的認識與應對,真正做到「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應對措施做得更細致一些,把各方面的積極性更好地調動起來,努力把潛在有利條件轉化為現實發展成效」。
總體而言,經歷了疫情以及疫情過后,我們對市場形勢、需求變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科學的應對,從一開始的不太適應、比較被動到后來逐漸適應,再到更積極主動地消化、克服外部影響,在變化面前沒有手足無措,在壓力面前沒有自亂陣腳,2024年的「六個突出」塑造了當前的增長穩,也奠定了中長期的可持續。
與此同時,還要看到超大規模市場的韌勁和活力,這并不是安慰劑一樣的雞湯話,比如說,春節期間家電、手機的銷量增長,既來自于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更還原了市場的的厚度和潛力。再加上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積極進展、打下的堅實基礎,有利于將超大市場的優勢與后勁發揮出來,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營成果。
今年春節,有兩個現象級的產品。一個是DeepSeek,另一個是《哪吒之魔童鬧海》。DeepSeek 和哪吒2證明,只要能力足夠頂,產品足夠好,用戶會用腳和錢投票的。反過來,某題材類型的電影,因為固守過去的思維套路,仍然沿用之前的技法和情緒,再加上低質低品,票房慘不忍睹。
另一方面,用新思維、新場景調動消費積極性。比如,作為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消費市場刮起了「非遺風」。出行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非遺」搜索量同比上漲212%,「非遺體驗」搜索量上漲387%,「非遺手工」搜索量上漲790%。并且,傳統非遺體驗深受年輕游客喜愛,近4成非遺搜索者為00后。
又比如,借著電影火熱,今年春節檔期間,「跟著電影去旅行」「跟著電影品美食」等活動吸引到大量的人流,之前的黑神話悟空,眼下十分熱度的哪吒,這樣的跨界合作,
一年前,不,一兩個月之前,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DeepSeek,而現在呢?這是技術創新的力量,也是創新技術帶給我們的希望。
春節市場的熱鬧繁華歸根結底還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正是希望背后的信心所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