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市場誰為尊,一見薄荷道成空。
薄荷煙是全球煙草忽略不了的一個領域,今天我們做一個小調研。
識別二維碼,薄荷煙你pick誰?
閣主在的城市,石家莊已經邁過了30℃的大關,昨天33℃,今天34℃。空氣中浮動的熱浪,熱熱熱熱熱,而煙草市場的細分領域正在悄然升騰清涼氣息。
當南京(十二釵薄荷)以16萬箱年銷量刷新紀錄,當中南海(冰耀中支)兩年突破2萬箱的增速引發行業側目,當長白山(藍尚)從籍籍無名到年銷10萬箱的黑馬逆襲,一個被長期低估的市場正在撕掉"小眾"標簽。
薄荷卷煙市場,這個曾經蜷縮在煙草市場邊緣的品類,正在新消費浪潮中完成蛻變。
薄荷卷煙的市場覺醒,本質是消費代際更迭的必然產物。前面說過,五一假期期間,Z世代和銀發人群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對于煙草的需求早已超越尼古丁攝取,轉而追求更具儀式感的體驗消費。
南京(大觀園爆冰)以紅樓文學搭配薄荷爆珠,黃鶴樓(硬8度)用冰川藍漸變色包裝,這些產品精準捕捉了年輕群體"顏值即正義"的審美取向。
最值得關注的是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的轉變,父輩對品牌的忠誠度,正被新生代"嘗鮮"、"悅己"的消費哲學取代。消費者不再執著于固定品牌,就像最近京東進入外賣市場,一致叫好,淘寶閃購加入混戰后,消費者在低價和免費之間來回橫跳,切換平臺。
這種流動的消費偏好倒逼品牌必須保持高頻創新節奏。
電子煙監管政策的收緊,為薄荷卷煙開辟了戰略機遇期。曾占據涼感市場半壁江山的電子煙退出后,傳統煙草企業敏銳捕捉到需求空窗。
中南海(冰耀中支)直接對標555冰炫的藍莓冰爆設計,天子(C位MINI)打造的冰感白桃因子,芙蓉王(沁爽)西瓜薄荷被稱為“小百樂”。
這些產品既延續了電子煙的清涼基因,又通過實體煙支的觸感強化了消費儀式感。薄荷煙市場規模7年增長超4倍,2024年突破70萬箱,這種指數級增長背后是消費場景的裂變,從傳統的解癮需求,拓展到社交貨幣、情緒調節、身份標識等多元維度。
七匹狼(1575冰抹茶)結合抹茶香與冰感,中南海(冰耀中支)藍莓冰爆,這些創新展示了清涼體驗,讓產品通過茶多酚、果酸等觸發清涼感,打破產品界限。
制造工藝的革新則讓涼感更具穿透力。南京(十二釵薄荷)采用的口味設計,可讓薄荷涼意與花果香分階段釋放;水松紙加香技術讓長白山(心歸細支)的蜜瓜清香從撕開玻璃紙的瞬間就開始撩動感官。
這些技術突破不僅提升體驗層次,更創造出產品記憶點,抽第一口時直沖天靈蓋的冰爽沖擊。
盡管市場前景光明,薄荷卷煙仍面臨深層次的結構困境。價格帶集中在150-300元/條區間,高端市場近乎空白的狀態。
這種偏見源于產品創新的表面化,多數品牌仍停留在風味疊加階段,尚未觸及文化價值塑造。如想升維,應將清涼體驗與"壓力釋放"、"自我犒賞"的情感價值綁定。
季節性桎梏則是另一個待解難題。80%銷量集中在5-9月的現實,導致生產線常年處于"半年飽和、半年閑置"的狀態。反季節創新思維值得深思,更深層的解決方案在于消費場景再造,比如將涼煙與火鍋、燒烤等熱辣餐飲場景捆綁,通過"冰火碰撞"的體驗記憶弱化季節屬性。
薄荷卷煙正經歷從特色品類向戰略品類的躍遷。這個過程中,決定勝負的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是對消費情緒的精準把控。誰能將清涼體驗轉化為情感共振,誰就能在十萬箱,甚至百萬箱級市場中占據先機。
未來的薄荷卷煙市場,注定屬于那些,既懂技術又懂人心還懂“玩活”的品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