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河南中煙駐馬店卷煙廠“王小沈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墻上掛的“河南省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河南中煙十佳工作室”等一個個金光閃閃的獎杯和榮譽證書,這是工作室全體成員努力拼搏的見證,也彰顯著這個集體的精神。
創新工作室團隊
工作室自2018年成立以來,就立足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技術能手的技能優勢,始終緊扣“創新”這個關鍵詞,以黨建為引領,圍繞精神傳承、科技攻關、搭臺育才等開展工作,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傳承:扛起“新時代”擔當
堅持以思想立根鑄魂,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并與學習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相結合,有效豐富黨的組織生活內容和形式,以精神傳承凝聚實干力量。
“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駐煙高質量發展”,這是工作室內的一條標語,也是工作室全體成員的奮斗目標。工作室成員每月開展一次黨的理論學習,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落實行業、公司要求精神,用黨的最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看到這些勞模的事跡,真是振奮人心啊!”“是啊!這些前輩艱苦奮斗、愛崗敬業,真是當之無愧的勞模。”這是每一個看到工作室“工匠精神、勞模精神”主題長廊的人都會發出的感慨。工作室自成立以來,以黨建為引領,以“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為導向,不斷激發工作室成員的干事熱情。
“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可不僅僅是掛一塊牌子、取一個名字,而是要真正做到有指標、有擔子、有考核。”工作室負責人王小沈這樣說道。
為了進一步展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工作室積極開展“創崗建區”活動,以黨員先鋒隊為載體,發揮先鋒崗和示范崗的模范先鋒作用,工作室成員全方位、多角度介入生產過程,做到哪里有任務哪里就有黨員,哪里有問題就集中力量朝哪里突破,哪里有弱項就集中力量朝哪里攻堅。做到黨旗始終飄揚在一線,黨徽始終閃耀在一線。
創新:破解“卡脖子”難題
組建至今,工作室的成員主持并參與技術革新120余項,參與QC小組活動40次,獲國家級獎項1項、省級一等獎10余項、省級二等獎20余項,六西格瑪中質協國優4項,2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國家發明專利1項,在國家級刊物、省級科技雜志發表專業論文30余篇,成為工廠展示創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累累碩果離不開工作室成員的辛勤付出和立足崗位做貢獻的精神。
課題攻關
今年7月,工作室負責人王小沈帶領工作室成員利用自制的檢測裝置,對廠區內水網進行排查檢修,廠區內自來水消耗由每月15000多噸降至現每月消耗在8000噸左右,蒸汽消耗由月消耗5000噸以上降至現每月2000余噸;自制的異味去除裝置有效地遏制了異味的外溢,除塵房內新裝的螺旋輸送裝置解決了煙絲堵塞的大問題,這些具有實用性、創新性的工具在工作室內還有很多。
一項項成果的轉化,一個個充滿創意的點子,無不得益于工作室內濃厚的創新氛圍。
“我們可不可以用超聲波清洗過濾桶?”“我覺得還是這個方案更好!”這是工作室每周都要舉行一次的頭腦風暴活動,每個人天馬行空、暢所欲言,在思想的碰撞中尋找靈感,金點子、好創意層出不窮。
會創新、懂創新、善創新,工作室集眾智、匯眾力,讓一項項創新成果,從無到有、從0到1,落地生根。
育人:打造人才“蓄水池”
堅持全方位培養人才,為有創新意識的職工搭建學習成長平臺,為能解難題的能工巧匠筑起施展才華舞臺。
注重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幫助青年員工參與課題項目,以項目課題為中心,以專業領域為界限,鼓勵青年職工參與技能競賽、工藝改進、降本增效等項目,組織形成多個課題攻關小組,集中討論、攻堅克難,在實踐中不斷磨練過硬技術本領,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同時,通過舉辦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技能比武、QC活動、征文活動等形式廣泛搭建舞臺,為青年員工多方面鍛煉、展示自我提供平臺和機會。
導師帶徒
實施老中青結對助成長。突出勞模先進、工匠技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名師帶高徒、黨員帶群眾“一對一”結對活動,結成數十個“傳幫帶”對子。開展“人人上講堂”活動,借助創新工作室聯盟平臺,工作室成員累計進行云課堂學習20余次,異地師徒進行線上+線下活動10余次。
揭榜攻關。緊扣企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等重點工作,融入中心、精準發力,對企業生產中的重點難點課題進行張榜招募,由工作室成員揭榜,工作室牽頭成立攻關小組,制定詳細實施方案共同進行攻關創新。自活動開展以來,解決了職工大小難題30余項。
近年來,王小沈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涌現出一大批有水平、有業績、善創新的高技能人才。其中,高冠升獲得全國點檢技能競賽二等獎,葛少輝、席少杰等獲得駐馬店市技術能手的稱號。
未來,工作室將一如既往以黨建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努力將創新工作室打造成為發揮勞模作用、傳承勞模精神的“新平臺”,解決技術難題的“攻關站”,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孵化器”,培養高技術人才的“練兵場”。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