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一年四季,每天都背著工作包穿梭在河南中煙安陽卷煙廠的各條管線前,焊接、維修、閥門拆除,平凡的工作中卻到處透著盡心盡責。
他們,就是平均年齡52歲的動力部管道維修組員工—韓景山、劉慶益、常勃。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在這個只有三個人的維修小組,一起看看他們的故事!
“活圖紙”韓景山
今年55歲的韓景山是動力部管道維修組組長,叫他“活圖紙”是因為在現廠址建設初期,他就參與了管道線路的鋪設,哪里有什么管道,都是什么作用,他“如數家珍”,即使哪塊設計圖紙找不到或看不清,他也能絲毫不差地說出管道的位置和作用。
雖然患有滑膜炎、高血壓,但他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手機永遠保持24小時開機,并像年輕人一樣隨叫隨到。對他來說,在睡夢中被叫醒,處理緊急任務是常事兒,因為“活在那,不能等!”
今年9月份的一天凌晨,正在熟睡的韓景山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喚醒:“施工區域地埋水管崩裂,自來水泄漏,需抓緊時間搶修……”
接到電話韓景山一躍而起,抓起衣服就往外跑。妻子抱怨道:“廠里缺了你不行嗎?每次接到搶修電話就把自己當成十七八歲的小伙子使,你的身體吃不消啊!”
他嘿嘿一笑:“時間就是效率,地埋管道我最清楚,我不去誰去!”說罷,便一頭鉆進了茫茫夜色中,向單位急急趕去。
深夜的廠區是寂靜的,但搶修地點卻燈火通明。挖土、查找原因、焊接……在緊張的忙碌中,時針不知不覺指向了中午11點鐘,從深夜到白天,經過8小時的連續奮戰,韓景山和工友終于將故障點維修好了。
再看此時的韓景山,累得已直不起腰。別人勸他趕緊回家休息休息,他卻坐在路邊的臺階上擺擺手說,“沒事,我再觀察一會,確保故障點不漏水再走。”樸實無華的話語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這位老同志深埋心底的責任擔當。
“急先鋒”劉慶益
中等身材,白皙的臉龐,50歲的劉慶益是管道維修組里“最年輕”的一位。他46歲入黨,到今年黨齡剛剛4年。在工作中,面對各種臟活、累活、苦活兒,他總是沖在前、搶著干,因此人送外號“急先鋒”。
今年5月份,廠區一處管道發生漏氣。一接到搶修電話,劉慶益二話不說,拿起工具就趕往故障地點。
面對15米高的故障管道,劉慶益對組長說“讓我上!”話沒說完,他便搶先一步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具,登上了升降梯……
經檢查,漏氣點需進行焊接處理,但在這么高的地方進行焊接可不是個輕松的活兒。劉慶益穩住心神,牢牢地端著焊槍,瞄準焊接位置,穩穩地按下焊槍開關……藍色的火花閃耀著,映襯出他穩如磐石般的專注,此刻,汗水漸漸滲透了他的工裝。
事后,劉慶益憨憨一笑,“高點怕啥,咱不上誰上?”沒有啥高大上的口號,干在前、沖在前,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管道“醫生”常勃
51歲的常勃平時少言寡語,但在管道拆除、焊接、更換閥門時,他卻常常“大顯神通”。
今年冬天的一天,廠區一處地下供水管路突然崩裂,水柱立刻噴了出來,嘩嘩的流向四周……
關閉閥門、打開潛水泵抽水……一系列動作后,管道中還存留著20厘米高的水根本無法看到泄漏點,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常勃脫下厚厚的棉襖,穿上連腳的橡膠背帶褲,挽起袖子,拿工具跳進了冰冷的水坑里。
“常勃,這么冷的天,你快上來,咱們一起想想其他的辦法!”工友們看著嘴片凍的發紫的常勃喊道。
凜冽的寒風吹在人們的臉上像刀刮一樣,而穿著單薄衣服跳進冰冷刺骨水坑里的常勃早已凍得說不出話了……
“沒事,還能挺住……”只見他彎著腰,用手一點點地摸著下面的管道……零下10多度,風刮到臉上都生疼生疼的,別說泡在水里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在大家焦急的注視中,常勃終于艱難地完成了管路查找,緊接著又開始修補起來,等管道徹底修好時,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
三名“老同志”,三顆赤城心,在日復一日中無私奉獻著。他們,正是全體奮戰在一線的河南中煙勞動者們的縮影,用樸實無華的行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夢、圓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